300岁青龙潭塔扮靓西枝江畔

家乡区县: 惠州市惠东县

在惠东县平山街道青云社区幸新村西北面的山坡上,有一座宝塔,这就是素有西枝江航道地标之称的青龙潭塔,又名青龙塔、青龙阁、文昌阁、拦水塔。
原为砖木结构楼阁式风水塔
据《惠州府志》记载:青龙潭塔在城南外80里。乾隆四十八年的《归善县志》对青龙潭塔也有所记载。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走访青云村老人及对该塔残遗瓦片与同村戴氏宗祠瓦片的相同性分析,初步推断青龙潭塔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300年左右的历史。
据惠东县博物馆考证,青龙潭塔原为砖木结构的楼阁式风水塔,坐西向东,整体呈平面六角形,楼高5层,总高27米左右,塔身完全以青砖砌成,由下至上各层面略收窄,正门以花岗岩条石砌筑门框,门额上刻有“青龙阁”三字,塔顶以砖座和铁铸的覆钵、葫芦顶组成塔刹。各层都祀奉有神像,以祈求神灵保佑,内置木梯可登至顶层。
传说多祝富商为兴文运带头建塔
相传在清朝时期,多祝一富商为增强当地的财运和文运,便请一风水先生顺江而下,勘访风水宝地。风水先生坐船来到青云社区时,即让船工靠边上岸。发现近处有片数十亩宽、非常平坦的农田,旁边是西枝江青龙潭。“倘若在此建一宝塔(旧时的相家喻塔为笔、大地为纸、潭为墨池),定可人才辈出。”于是该富商带头捐巨款,同时召集村民和信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兴建此塔。
历史上,西枝江曾经是非常繁忙的一条航运河,来往船只川流不息,而此段航道湾多水急,险象环生,时常发生事故。于是有了另一个版本的建塔传说:当地先民为保障自身生命财产安全,于是想到兴建青龙潭塔来镇制“河煞”、守护家园。但两种建塔传说中前一种可信度更高。
青龙潭塔建成后,被看作是一个地域性标志,在西枝江航道上发挥着导航作用,保证了航运安全,促进了沿江两岸经济发展。
重建后的青龙潭塔重现当年风采
解放初期,青龙潭塔塔身青砖多次遭人盗挖。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青龙潭塔塔尖(由生铁铸成,高约四五米)在一次台风中被吹断,加上年久失修,塔身结构破坏严重,致使该塔倒塌,仅存塔基、碑墙、廊房等。
2004年3月,惠东县政府将青龙潭塔遗址列为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该县把重修青龙潭塔作为一项文物抢救工程,专门成立了青龙潭塔公园筹建领导小组,邀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有关设计部门对该塔遗址进行调查勘探和重建设计。工程于2007年10月动工,总造价约200多万元,采取政府主导、社会捐助、财政支持的方式筹集资金。2008年9月,青云潭塔修复工程基本竣工,有着300年左右历史的青龙潭塔重现风采。
“烟光山色淡溟蒙,千尺浮屠兀倚空。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古香古色的青龙潭塔与绿意盎然的西枝江公园互相呼应,将西枝江畔妆扮得美丽、优雅而别致,成为惠东县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MLICE美丽(2014-11-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