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耳饼” 顾名思义,因其外形与牛的耳朵类似而得名,是和平小食之一,同时也是河源客家传统美食,也是客家人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一样食品。
牛耳饼配料在河源各地稍有不同,但终离不开几样基本材料——精面粉、糯米粉、白沙糖、食盐、鸡蛋、芝麻等。其制作工序十分简单。首先,把面粉、发酵粉、盐水、鸡蛋、芝麻等混合(各种配料配置标准是:面粉5000克、发酵粉10克、鸡蛋100克、芝麻10—20克、盐水直至把面粉等搅拌呈团状为准),并且搅拌均匀,使之软硬适中,放置旁边待用。其次,将糯米粉、白沙糖、鸡蛋、芝麻、凉开水等搅拌均匀(配置标准与上述面粉团类似)。再次,把面粉团、糯米粉团分别用啤酒瓶、橄面杖等圆形带有一定硬度的工具压成厚度约为1—1.5厘米的薄片(将两个面团搓成相同大小的面片),然后,将面粉团和糯米粉团重叠(糯米粉团在下,面粉团在上),卷成直径约为5厘米、宽度约为10厘米的(长度不记)形状,放置一边使之变硬成型。当粉团成型后,把它切成极薄的薄片。最后,把切好的薄片放入油锅中油炸,当油炸的牛耳饼颜色呈金黄色时,就可以捞起了。至此,香、脆、甜中伴有淡淡的咸、鸡蛋、芝麻味道的客家牛耳饼就做好了。
牛耳饼利用客家传统工艺、手工制作、民间选料,成为风味独特并且扬名中外的美食佳品,其香脆味让人回味无穷,是老少咸宜的茶前饭后小点心。每逢春节,人们就会把自家制作的牛耳饼拿出来招待亲朋好友;当妇女们从娘家或亲戚家探亲回来,牛耳饼是不可或缺的回礼。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