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五年(1926)农历二月间,北洋军督军刘镇华,起兵围攻西安,直困得古城西安方圆四十里水泄不通,但驻守西安的国民革命军在杨虎城、李虎臣指挥下,森严壁垒,众志成城,拼死固守,决心与古城共存亡。
刘镇华把部队由河南开到陕西,折腾了数月,未能攻下西安。眼看粮草难以接济,急得他如坐针毡,肝火上升,动不动就发脾气。他有个副官,是他的堂弟,原来在牛才子跟前念过几天书,见哥哥为攻城不下而焦急,建议他去向牛才子请教。
刘镇华对牛才子原来久已仰慕,近日一心只想着如何攻打,忘了这位足智高人,经副官一提,一下子从太师椅上跳起来,大喊:“备马!”
刘镇华带领随从直奔蓝田,到了吕祠庵,学生说:先生回去了,他调转马头,又赶到鸣鹤沟,来到牛家门前,一只黄狗蹲在门道,见来生人,倏地立起来,呲牙咧嘴,狺狺狂吠;刘镇华瞅瞅院内,空无一人;喊人挡狗,不见应声,只好站立门外,耐心等待,权当学一回他的先祖刘备,也来个“三顾茅庐”。
等了两个时辰,一个农夫挑担而过,一打听,说牛才子在窑背地里哩,刘镇华又赶忙来到地里。一见面,牛才子就问他:“将军驾临寒舍,为什么不去家里,却跑到这儿来了?”刘镇华笑着答道:“贵府大门,有恶犬守卫,我等不得入内,才寻到这里。”牛才子连连打躬:“不知大驾光临,有失远迎,万望海涵!”刘镇华陪笑说道:“只因求教心切,未曾事先通报,乃卑职之过。”牛才子接过话在问道:“将军这么急着见我,不知有何见教?”刘镇华一听,连忙叩问:“先生能掐会算,料事如神,请问我军何日能克西安?”牛才子一笑答曰:“我一土窑,仅一犬守之,将军尚不得入,而西安砖城高垒,又有二虎守卫,君何能入焉?”刘镇华一听,心先凉了半截,半天说不出话来。但攻占西安、独吞中华的野心不甘就此罢休。又央求道:“先生通晓天文地理,兵法对策,若能助我攻克西安,当以重金酬谢!”牛才子见他心无灵犀点不通,便不从正面回答,只说:“将军远道而来,总不能站在这荒坡野岭说话,请到寒舍一叙。”
到了家里,刚吃毕茶,饭就端上来了。牛才子招待的不是山珍海味,也非几盘几碗,而是当地家常便饭“米儿面”。
牛才子端起碗,呼噜呼噜往肚里倒,刘镇华的一碗饭却只吃不见少,一来是他心中有事,二来是他这么大的官,那里吃过这种饭。好容易吃完,牛才子叫人给他再添,他连忙摆手说:“好了!好了!”牛才子风趣地说:“不是我今日慢待将军,这家常便饭有——意——思!”虽然牛才子将“有意思”三字间得很开,咬得很重,怎奈刘镇华一介武夫,那能品出话中之意?忙客客气气地说:“很好很好!如今茶足饭饱,请先生收拾,随我启程。”牛才子见他仍未醒悟,说了声:“将军少坐!”抱拳一揖,走出门去。
刘镇华只等不见牛才子回来,便吩咐副官:“快去请你先生!”副官说:“启禀兄长,我先生可能不回来了。”刘镇华“啊”了一声问道:“为什么?”副官说:“兄长知道先生为什么给我们吃这种饭吗?”刘镇华摇摇头,副官说:“我跟先生读书时,常听学童们喊:糁糁面,大家饭,米儿面,大家散……”还没等副官把话说完,刘镇华“唉”了一声,命令:回营!
后来,刘镇华用尽了千方百计,终于没有攻开西安,牛才子“米儿面待客”的故事从此也就传开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