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Biángbiáng面
英文名Biangbiang noodles
主要食材面粉,酱油
分 类陕西美食
口 味香辣
汉语拼音Biángbiáng mian
一点上了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工字往里走;
你也幺(扭),我也幺(扭),中间夹个言篓篓;
你也长,我也长,中间夹个马大王;
月字旁,心字底,留个钩担挂麻糖;
坐上车车逛咸阳。
另一说:
担个担担走四方(宀的像形),八日才到都咸阳;
你咧咧(幺),他咧咧,当中坐个言王爷;
你长长,他长长,当中是个马大(dai)王;
心字底,月字旁,岳飞出城打一枪(指“戈”字);
子弹落在了墙头上(指左边的点),坐个车车走四方。
版本一
一点上了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
你也幺,我也幺,中间夹个言篓篓;
你也长,我也长,中间夹个马大王;
月字旁,心字底,留个钩担挂麻糖;
坐上车车逛咸阳。
版本二
点飞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口,言字朝前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当中夹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挂个丁丁叫马杠,叫马杠,坐个车车到咸阳。
版本三一点飞上天 黄河两头弯 八字大张口 言字中间走 左一扭右一扭 你一长我一长 中间加个马大王 心字底,月字旁 一个小勾挂麻糖 坐个车子回咸阳。
版本四
一点飞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进走;左一扭,右一扭;东一长,西一长,中间夹个马大王,月字边,心字底,挂个钩担挂糖,坐个车车逛咸阳。
版本五
一点飞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口,言字走进来,左一扭,右一扭,左一长,右一长,中间来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两个贼娃立在旁,坐上车车走四方。
版本六
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东一扭,西一扭,左一长,右一长,中间夹着个马大王,月字旁,心字底,留个钩钩挂麻糖,坐车车逛咸阳。
版本七
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进走;左一扭,右一扭,东一长,西一长,中间夹个马二郎,心字底,月字旁,挂个钩钩串麻糖,坐个车车逛咸阳。
版本八
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张大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你一长我一长,中间住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小勾挂麻糖,推着车车走咸阳。
版本九
一点点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中间坐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扁担钩钩挂麻糖,推个车车到咸阳。
关中城乡有多种说法,但大同小异。按顺口溜写下去,就会在你前出现一个古朴端庄活灵活现的“biang”字来。
Biang biang面是陕西名特小吃,这段弯弯曲曲巧妙幽默的“biang”字组合,概括biang biang面的产地特性,食者感受、制作工艺要领,原料、调料、做面人辛勤操作,秦人性格气质,心底宽长,有棱有角,大苦大乐的爽快精神,引出陕西人为之自豪的饮食文化。
这个字,不是图案,而是文字。陕西方言读biang(轻声或二声) (biang、biang) 也就是所谓的裤带面。(该字的普通话轻声或二声即正确的陕西方言发音)关于“Biáng”一字的读音来源说法较多,民间多流传为拟声。
1.制作时擀制和拉扯过程中,面在案板上发出“BiángBiang”的声音。
2.制作时将面下锅,面碰到锅沿,发出“BiángBiang”的声音。
3.制作时将面下锅,面被扔到空中,落入滚烫的水中,发出“BiángBiang”的声音。
4.制作时捞出面和调味搅拌过程中,发出“BiángBiang”的声音。
5.吃面时,嘴巴嚼面,发出“BiángBiang”的声音。
6.源于古代妇女洗衣服时用棒槌捶打衣服的声音,秦代原始制作面时,如同捶打衣服一样,用棒槌捶打面团,发出“BiángBiáng”的声音。
7.“饼”字演化,秦腔剧作家范紫东、语言学家郭芹纳等人认为该字来源于古文献中经常出现的“饼”字,为“饼饼面”的语音儿化音变。
5制作方法
编辑
做法一
材料:手擀面二斤(因人而异)(面粉最好是关中冬小麦所磨之面)、辣椒面(最好是陕西乾县线线辣子)、biangbiang面
花生油、胡萝卜、青蒜、葱、姜、蒜、花椒(若干)做法:
1.胡萝卜切丝,开水焯熟,备用
2.青蒜、姜、蒜、葱白切碎,备用
3.面条煮熟、箜干、可过水
4.花生油加热,倒入花椒,中火,油滚热5.面捞出置碗,在面条上撒匀葱姜蒜、青蒜、辣椒面
6.热油趁热迅速泼在面上
做法二
1.胡萝卜切丝,开水焯熟,备用
2.青蒜、姜、蒜、葱白切碎,备用
3.面条煮熟、箜干、可过水
4.花生油加热,倒入花椒,中火,油滚热
5.面捞出置碗,在面条上撒匀葱姜蒜、青蒜、辣椒面
6.热油趁热迅速泼在面上
做法三
主料:500g面粉 1个西红柿 1个胡萝卜 1块豆腐 1块后腿肉 1个土豆 200g水
配料:油泼辣子 适量酱油 适量盐 1小勺五香粉 1勺细砂糖 3g酵母 适量豆芽菜 适量青菜
制作步骤:1 准备好所有食材。
2 土豆,胡萝卜,豆腐,后腿肉全部切成7毫米左右的小丁,西红柿切块备用。
3 锅里到一点底油,放细砂糖,炒糖色。
4 放入切好的肉丁翻炒上色,盐,酱油,肉哨子炒好备用。
5 锅里到一点底油,放入切好的土豆,胡萝卜丁翻炒。
6 放入盐,五香粉。
7 倒入豆腐。
8 翻炒出锅备用。
9 到入切好的西红柿。
10 加点水,炒制成西红柿酱。
11 倒入炒好的土豆,胡萝卜,豆腐丁。
12 收汤(不能收干),倒入酱油调味。
13 面粉,酵母倒入盆里,加水。
14 边揉边加水,揉到三光(盆光,手光,面光),这个面要偏硬。
15 醒发1小时,不要完全发,松弛下面团就好。把面团分成大约70-80克一个的小剂子。
16 面团搓成条。
17 放入盘里,刷层油(可以稍微多刷点)。
18 盖上干净的袋子或者保鲜膜,松弛15分钟。
19 松弛好的面条擀成牛舌状。
20 用擀面杖在中间用力按压一下。
21 把牛舌状的面片拿起来,从中间开始向两边均匀的扯,此时很好扯,因为面软硬适中,表面有油。可以扯到半米多长。
22 然后从中间扯开(就是刚才擀面杖按压的地方)。
23 扯的时候注意,一头扯断,一头不要扯断,这样,一根面足有一米多长。
24 锅里水烧开下面,面快好时下入豆芽菜和青菜。这个面很好熟,3分钟左右,捞出浇上菜和肉臊子,油泼辣子拌匀即可。
做法四
主料:低筋面粉
辅料:水、胡萝卜、蒜苔、干黄花菜、黑木耳、豆腐、葱、姜
调料:味精、食盐、五香粉、辣椒粉、生抽、陈醋
裤带面
做法
1、准备制作素臊子的食材:胡萝卜半根,蒜薹100g,干黄花20g,干木耳20g,炸豆腐80g(黄花、木耳、胡萝卜、豆腐这些都是陕西臊子常见的食材,还可以根据季节选择时令蔬菜,例如豆角、蒜薹、土豆等等,每种食材的量可随喜好搭配),胡萝卜切成丁,炸豆腐切丁,蒜薹切丁,黄花木耳泡发后切碎。
2、热锅倒入一大勺油爆香葱姜末先倒入胡萝卜翻炒,再依次倒入黄花、木耳、炸豆腐、蒜薹翻炒两分钟左右(如果锅太干可以加入小半碗水),加入半小勺五香粉。
3、加入一小勺盐即可,乘出备用。
4、中筋面粉加盐3g,碱面四分之一小勺,慢慢加水和成较硬的面团醒制,每隔二十分钟揉一下直至面团光滑(大概240-250g水,切记面团不能软了,醒制之后面团还会变软)。
5、这时候面团按扁开始擀面,面团经过醒制会变的比较软。
6、擀成1-2mm左右的薄片,中途需要撒玉米淀粉防止沾粘(擀面是个技术活需要不断地练习,所以这里只是展示给大家,帅不才做的也不很好,请擀面大师轻拍)。
7、切成三指宽的面条(可宽可细,陕西裤带面除了擀出来切成裤带状的还有抻成裤带状的面条——biangbiang面)。
8、水烧开后面条大火煮熟。
9、油勺热20g左右的植物油(菜籽油最佳)。
10、面条捞出,浇上臊子放上半大勺辣椒粉、葱花和盐,油热后微凉一下泼在辣子面上,最后根据个人喜好加入适量味精、生抽还有醋拌匀即可[2]
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
关中流传:门帘挂个席片子,屋里吃着biangbiang子,可见关中富饶的象征,爱吃不爱穿,biangbiang面放油泼辣子最香,从古到今,面馆到家庭餐桌均放四个小吃碗(盐、辣、醋、酱)。
辣子又称秦椒,方言话:大炮、二炮、线线辣子;大辣子、狗qiu辣子、尖辣子。
辣子吃法多样:生吃整个辣子、凉拌尖辣子、炒虎皮辣子、炒青辣子;辣子酱、辣子油、泡辣子;干调辣面、醋、酱、浆水合辣子,最好的油泼辣子。
“面条像裤带”,“辣子是主菜”是关中十大怪其中一怪,三言两语将陕西关中人爱吃面习惯饮食展现出来,老陕人端一大碗biangbiang面、陕西关中有一句老话:“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谗得爱吃面的人流口水。最古老的一种是擀厚切宽像裤带,爽口耐饥撩的太。辣面拌盐热油泼,调面夹馍把面下。
陕西八大怪,其中“面条像裤带”就是指这种面。
8相关新闻
编辑
2014年2月18日下午“习连会”后,习近平特别设家宴款待连战伉俪,习近平的夫人彭丽媛作陪,参加者包括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蒋孝严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国台办主任张志军等人。
据转述,习近平与连战是陕西同乡,习近平特别为连战准备“家乡菜”陕西泡馍、肉夹馍以及“biang biang面”,由于字难写,习近平还特别用小纸条写下来给连战。[3]
9做法
编辑
1、胡萝卜切丝,开水焯熟,备用
2、青蒜、姜、蒜、葱白切碎,备用
3、面条煮熟、箜干、可过水
4、花生油加热,倒入花椒,中火,油滚热
5、面捞出置碗,在面条上撒匀葱姜蒜、青蒜、辣椒面
6、热油趁热迅速泼在面上
10营养价值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