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地处宁波市中心,东临奉化江,北濒余姚江,西南与鄞州区接壤,是宁波市政府所在地。全区面积29.4平方公里。海曙区属宁绍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海曙区景色优美,景点颇多,引人入胜。
月湖又名湖西河或西湖,占地南北约1160米,东西约130米,周围2430多米。位于宁波市城区的西南,开凿于唐贞观年间,是宁波市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该湖呈狭长形,面积约0.2平方公里。宋元年间建成月湖十洲。南宋绍兴年间,广筑亭台楼阁,遍植四时花树,形成月湖上十洲胜景。这十洲分别是:湖东的竹屿、月岛和菊花洲,湖中的花屿、竹洲、柳汀和芳草洲,湖西的烟屿、雪汀和芙蓉洲。此外还有三堤七桥交相辉映。宋元以来,月湖是浙东学术中心,是文人墨客憩息荟萃之地。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北宋名臣王安石、南宋宰相史浩、宋代著名学者杨简、明末清初大史学家万斯同,这些风流人物,或隐居,或讲学,或为官,或著书,都在月湖留下不可磨灭的印痕。而且,月湖在古代占地南北约1160米,东西约130米,周围2430多米。在它的汀洲岛屿及周边土地上,沉淀着深厚的文化积层,构成了众多璀璨的传统文化。
月湖开拓始于唐,明佑八年至邵胜间。月湖的水源有二:一支从鄞县西南乡它山堰而来;一支从鄞县东乡大雷及林村而来,流到宁波,积聚成日月双湖,在城区西南隅,总称南湖。宋以后称湖之南为日湖,湖之西北部为西湖,也叫鉴湖。传说西湖形状象月字,就称它为月湖。日湖年久淤没成为小河,北通月湖,现已填为平地了。 唐宋以来,宁波衣冠辈出,人物鼎盛,文人、学者多憩居于月湖畔。自南宋建都临安(杭州),明州(宁波)成为东南重镇。宋高宗以后,担任明州地方宫的,大都是一些身居高位的侍郎卿贰甚至是亲王宰执之流。这期间,宁波人任宰相、尚书等大官的很多,大多住在月湖。于是月湖清幽之景,名闻浙东。
水则碑,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镇明路西侧平桥街口(原是平桥河),2005年被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宋宝祐间(1253~1258)建,明清两代续修,现大部分石亭建筑为清道光时所建,保留了南宋的亭基和明代重修“平”字碑。1999年,考古重现水则碑(亭)旧貌,经重修后,恢复平桥河,与月湖水系相通,还历史的环境氛围。
水则亭为则水碑而建,亭在四明桥下,取适中之地,测量水势,镌“平”字于石上,城外诸楔闸视“平”出没为启闭,水没“平”字当泄,出“平”字当蓄,启闭适宜,民无旱涝之忧。因此,把四明桥改称平桥。水则亭为保庄稼丰稔、州郡平安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则碑利用平水的原理达到体察灾情、民情统一调度的目的,是我国城市古水利遗存中仅有的实例。是研究水利发展史,研究城市排涝防洪水利工程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有着特殊的意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