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名人——孔祥熙

家乡区县: 山西省太谷县

      孔祥熙一生两大功绩,一是兴学,主要在太谷老家办学校;二是当部长、当行长为国家理财。1934年~1935年,孔祥熙推行全国法币改革,统一了主币,停止了银元、铜元硬币流通,完成了中国历史上长期未能完成的法币统一大业。这是统一后的法币样钞,孔祥熙先把自己的头像印在上边,送老蒋审查。老蒋同意后,真钞的头像改为孙中山。

     2009年8月2日,台湾“总统府”马英九的顾问、中国国民党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赵守博(左)参访孔家宅院。赵守博在此题词留言:“办学利民、理财为国,历史一定有地位。”算是对孔祥熙一生两大作为的评价。

      一.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在晋商五百年的浪潮中,“太谷孔氏”根本就是不起眼的小角色。但在晋商整体趋向消亡的民国时期,它反而飞速崛起,被一些人奉为“晋商最后的代表”。达成这个奇迹,完全靠了一个人——孔祥熙。
对孔祥熙,可以冠上如下头衔: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经济家,教育家,银行家,外交家,实业家。1880年出生的他,有着传奇的一生。

      太谷孔氏祖籍山东,有着耀目的血缘:据称是孔夫子的后裔。明朝万历年间,先祖孔宏用到山西做官,留下这一支血脉,从商为生。这倒颇为符合“儒商”的元素,然孔家的晋商之路,走得实在一般。孔祥熙的祖父孔庆鲜经营票号,较为富有;而孔祥熙的父亲孔繁慈曾在票号工作,因染上鸦片,以致家境衰落。
      出生在这样一个没落的晋商家庭,孔祥熙最初走的却是学问道路。他五岁由母亲启蒙,七岁到其父的私塾听课,打下了国学基础。1890年,孔祥熙就读教会办的太谷福音小学,几年后以优良成绩毕业,进入美国公理会开的潞河书院。
      义和团运动之后,孔祥熙作为教会一方的代表,参与太谷县教徒被杀案件的善后。他表现出很强的事务处理和沟通谈判能力,因而被教会推荐赴美留学。
1901年,孔祥熙进入俄亥俄州欧伯林大学,初修理化,后改修社会科学。1905年他考入耶鲁大学研习矿物学,1907年获硕士学位。
      这时的孔祥熙,堪称学贯中西,金光闪闪。清政府好些部门都欲重用他,他一一谢绝,返回太谷办教育。在教会小学基础上,他创办了太谷第一所中学“铭贤学堂”,成为山西农业大学的前身。
孔祥熙办学,中西兼顾,德智体并重,并按美国步兵操典,训练学生。此事传开后,太谷商会请孔祥熙帮助训练商会武装。太谷警局也请他担任顾问。由此,原本具有美国教会背景的孔祥熙,又一跃成为当地商界和警界的红人。
      1911年冬,武昌起义的革命风潮蔓延到山西,官员纷纷逃跑,溃兵遍地打劫。孔祥熙在本地士绅的推举下,自称“太谷义军司令”,把商团武装、警察和学生义勇队组织起来,执枪守城,保卫太谷免遭溃兵劫掠。后来,孔祥熙的这支武装,还曾援助革命军与清军在娘子关作战。
三十出头的孔祥熙,已在山西地方军政界小有名气了。
      二.意气风发新晋商
      然而,孔祥熙毕竟是晋商的后人。从商发财是他骨子里的追求,他也确实具有高人一等的商才。
辛亥革命之后,孔祥熙敏锐地意识到,民间对煤油的需求量非常大,经营大有利润。于是他设立“祥记公司”,向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交付40万银元的保证金,取得了在山西全省经销亚细亚壳牌火油的总代理权。这是他作为买办商人的第一个大手笔。事实证明,这笔保证金花得不冤。独家经营火油,给孔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1914年,中年丧偶的孔祥熙,与孙中山秘书宋霭龄结为夫妻。这次婚姻,最终使孔祥熙与孙中山、蒋介石成为连襟。他也热心参与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反对袁世凯称帝。

      从政革命,都不耽误赚钱。第一次世界大战正酣,欧洲各国需要军工原料,孔祥熙就把山西产的铁砂运输出口。他又创办裕华银行,用来融通资金的枢纽。同时,他被山西督军阎锡山聘请为参议,协助内政建设和改革,并向外界和西方广泛宣传。
这几年中,孔祥熙为家乡做过不少好事。例如1919年山西大旱,孔祥熙利用与教会的关系,贷到赈灾款美金 100万,招募灾民在晋南修筑公路,以工代赈。此举既使灾民渡过饥荒,又发展了省内交通和经济,可谓一举两得。
      靠了头脑灵活,行事果断,加上充分利用自己的地位与影响,孔祥熙生意也越做越大,可谓当官发财两不误。
      三.从生意人到官僚
      传统的晋商,官是官,商是商,官商虽有勾结,并无混淆。孔祥熙却进了一步。他对从政与经商同样热衷。作为孙中山的心腹,他在国民党权力中颇为滋润。1925年孙中山病逝时,他是《总理遗嘱》的签字人之一,又是治丧处事务股长。
      1926年,广东革命政府出兵北伐,很快节节制胜。孔祥熙看准时机,南下广州,被任命为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广东分会委员和广东省财政厅长。他因此吹嘘说,自己最能把握“做大官”的时机。
随着北伐的顺利进行,革命政府内部各派的斗争也在紧锣密鼓酝酿。目光准确的孔祥熙,把宝押在蒋介石身上,全力辅佐。他把内弟宋子文从汪精卫那边拉到蒋介石这边,又替老蒋奔走各地,拉拢阎锡山和冯玉祥等。他和妻子宋霭龄,还促成了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事。由此,蒋介石与江浙财团结成了坚固的联盟,老蒋获得财政和外交支援,孔、宋家族也获得了通过国家政权攫取财富的机会。最终成为中国独裁者的蒋介石,投桃报李,对孔祥熙委以重任,使其官运亨通。1928年,孔祥熙任工商部长。1930年任实业部长。他主持制定了工商法规 100余种,还曾到欧洲考察,帮蒋介石购买军火。
      1933年,孔祥熙任财政部长兼中央银行总裁,替老蒋主管财政。当时东北沦陷,而蒋为了围剿共产党,军费极度膨胀。宋子文因此与老蒋分歧而辞职。孔祥熙则唯蒋命是从,积极搜刮赋税。他强化中央“直接税”,确保中央的控制力。他利用国家权力对金融界大力整顿,加强中央银行,对中国银行、交通银行进行“增资改组”,又建立了农民银行。自此,“四大银行”为“四大家族”所控制,成为他们敛财的工具。他又进行币制改革,用法币代替了银元(现大洋)。法币在30年代购买力尚强,从抗战中后期开始加速贬值,到解放战争时期,已经惨不忍睹。
      上述措施,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民党政府的财政收入,避免了暂时性的财政危机。同时,也让四大家族为首的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得以垄断金融,聚敛财富,加速膨胀的。
太谷孔家,身居官商两重身份,假公营私。宋霭龄靠着孔祥熙主持国家财政的便利,在金融和期货市场投机倒把,兴风作浪,大发横财的同时,也引得舆论纷纷抨击。然而任你口诛笔伐,我自为之,孔家很快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富豪。

 

陈舒敏(2014-11-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