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仙居

家乡区县: 台州市仙居县

      近年来,反映农村干部带头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包庇违法生育的信访居高不下,成为广大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据统计,我县2007年反映农村计划生育的信访件为31件,占反映农村信访问题的15%。因此,在人口增长压力不断加大、国际能源供给日益紧张的今天,狠抓农村计生工作,落实好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地位,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计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低生育水平出现反弹。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一直将控制生育数量作为计划生育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近几年来,由于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低生育水平出现反弹。
      2、部分基层党员干部放松对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带头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抢生、偷生、超生以及包庇违法生育,严重破坏当地计划生育秩序。
二、农村计生问题产生的原因
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可谓不严,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可谓不大,相关部门的执行力度不可谓不到位。但是,在各种关系错综复杂的农村,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违反计划生育事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群众的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第四大经济体,这一发展成果得到了包括农民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享,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富裕起来了。然而,一部分群众的观念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方面由于他们生活在农村,受“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等封建思想影响较深,另一方面富裕起来的群众不在乎因超生所要缴纳的那点社会抚养费。他们不再愿意只生育一个小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给孩子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相信多个孩子对他们的发展更加有利,相信多个孩子能给全家带来更大的快乐,于是这部分人加入到了超生的大军里去。还有一部分群众则由于贫穷,一方面他们希望通过增加家庭人口数量的方式来改变家庭的弱势地位,另一方面他们知道政府对他们超生的问题也很难处理,所以他们更是不惜一切代价生养更多的孩子。他们通过购买假证明等各种方式逃避“两查”,最终实现了他们的目的。
(二)个别村干部没有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村干部是国家庞大行政机器中的“末梢神经”,直接面对着基层的农民,其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农民群众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他们更多地是通过每一个党员、每一个村干部的言行来认识和评判整个党和国家的政策。个别村干部没有竖立起全局观念,对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对因人口问题带来的严峻挑战认识不深刻,不但没有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反而带头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由于部分村干部不是党员,组织上无法对其进行党纪处分,或者由于个别党员干部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容易使群众对国家的政策造成错误的认识,群起而效之,纷纷加入到这一队伍当中。甚至个别素质低下的村干部,为有特殊关系的群众违反计划生育行为提供帮助,在群众当中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与计生相关工作的机制还不够完善。
毋庸讳言,国家实行税费改革后,乡镇政府的经济来源发生重大变化,部分乡镇政府因农业税等税收的取消,经济上陷入了困境。为了支付各种公共服务、事务管理所必需的经费,乡镇政府只能想方设法增加财政收入,而社会抚养费就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了部分乡镇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虽然计生工作已被列入考核,但还是被不少人打了擦边球,一些人在完成考核指标和增加社会抚养费收入上找到了一个平衡点,甚至还有一些人通过瞒报超生人口数量等方式来欺骗组织。财政收入增加了,计生工作却没做到最好,从某种意义上说,现行的体制不但没有促进反而制约了计生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解决农村计生工作的对策
??做好农村计生工作,有利于实现优生优育,减轻人民生活负担,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以促进国家的和谐稳定、长治久安。因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解决好当前农村计生工作的问题。
(一)扎扎实实搞好计划生育宣传活动。首先,转变宣传思路。要跳出就计划生育搞宣传的狭窄空间,以群众参与、群众受益作为计生宣传活动的出发点,从先进文化的层面,来思考和推进计生宣传教育,使先进婚育文化成为群众自觉要求,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搞好宣传融入。要采取多种途径,开展计生宣传教育进村组、进农户,同卫生、广电、民政等相关部门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结合起来,同重大节庆结合起来,使新型生育文化在结合中融入,在融入在发展。第三,拓宽宣传渠道。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传播媒体的作用,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第四,注重直面宣传。要坚持把宣传教育与日常计生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动员和组织计生干部,深入基层、走进群众,通过宣传访视、沟通谈心、排忧解难、送证上门等交流与服务方式,以更直接、零距离的渠道开展计生宣传教育工作,增强亲和力、感染力和号召力,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科学、进步、文明的婚育观念,努力建设和谐的新型生育文化。
(二)加强村级组织队伍建设。第一,实行村级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村干部齐抓共管。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村干部齐抓共管是推进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保证。首先,上级政府应加强对村干部的计生政策和人口理论等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使他们了解计划生育发展的方向和工作动态,树立大局观念,充分认识控制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关系。其次要加大计生工作的考核,把村干部抓计生工作同抓经济工作列入同等地位,并与个人利益挂钩,对抓计生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予以奖励,对抓计生工作不利的干部实行必要的处罚。第三,要及时处理并加大对违反、包庇计划生育政策村干部的处理力度,使群众对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
(三)完善计生工作机制。首先,要改变基层政府搞好计划生育工作和增加财政收入之间的矛盾。要改变以往社会抚养费收入主要归基层政府的体制,实行社会抚养费收入上缴县级财政部门,最后根据计生工作的考核结果,加大对计生工作先进集体的奖励,形成人人争先的局面。二是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全面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并在低保、上学等方面给群众以优先优惠,把群众利益与国家利益有机结合进来,让群众实实在在了解到实行计划生育的好处。三是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劳动保障及其他有关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优惠政策,建立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将实行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户优先纳入。四是制定有利于计生工作的社会经济政策。规范相关政策制定程序,制定土地、企业、医疗、社会保障、户籍、劳动、教育、财税等制度和改革措施时,必要时应征求人口计生部门的意见,统筹考虑,相互协调,确保出台的有关政策、措施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乐山者(2014-11-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