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家乡区县: 张掖甘州区

今天稍有点古典文学常识的人读宋词的时候,他的目光会不由的在柳永的名字前徘徊良久。因为是这位才情横溢,放荡不羁的词人将宋词由高端引向民间,并在民间广为传唱,所以才有了“凡有市井处必有柳永词”的说法。柳永对弘扬宋词作出了卓尔不凡的贡献。
柳永一生填词无数,而他独对《八声甘州》这个词牌情有独钟,八声甘州也因柳词而声名鹊起,被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竟相填词吟颂,如同一种时尚风格被人们趋之若骛似的效仿最后成为一种经典留在了中国文学史上.
用一叹八韵去说明八声甘州这个词牌名是比较贴切的,八声甘州是词中慢词,一首词有八韵,此谓八声,朗诵八声要掌握其抑扬顿挫的韵律,才能品出诗词的各种韵味和情趣。柳永《八声甘州》里有这样的句子“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流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苏轼评价说:人皆言柳耆卿词俗,然如此句,唐人佳处,不过如此。这是豪放派领对婉约派魁首最中肯的评价。八声甘州亦名甘州,潇潇雨等,它的出处来自敦煌曲子,是河西走廊强劲的春风将八声甘州这样的名曲吹向繁华的汴京,在那里逐步成为名调雅韵,唐诗宋词是华夏文学史上的奇葩,这个阶段也是经济比较繁荣,政治相对清明的时期,丝绸之路上商贾云集,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甘州发挥着承东接西的作用,西凉文化已经发育成熟,民间文学不仅仅是口耳相传,诗歌词赋亦可车载斗量,有了文化的高度才能有城市的高度,吟诗诵词是品位的象征,甘州曲子已经在祁连山下孕育成一支名曲,它的韵律,它的仄仄平平令人耳熟能详,恰有余音绕梁的高超享受,过往的商旅便在慢慢旅途上哼着八声甘州的调子往长安、汴京去了,如一股来自乡野的清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八声甘州唱遍大河上下的时候,一支曲子成就了一个城市,使这个城市有了文学的光华,翻阅文学史它便如一颗钻石迸射的光芒刺痛阅读者的双眼,因为这个词牌名实在太耀眼夺目了。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回章小说,文学亦步亦趋在繁衍着新的种类,并由此愉悦着读者的心灵,启迪着人们的智慧,时风在变,山川在变,愈是如此,人们愈是想往一种意境优美、韵味悠长的生活境界,然而这种难觅的汉风秦月却成了永远的回忆,一代词人柳永仕途坎坷,一生潦倒,他并没有涉足西域,到过甘州,而他却像精神游侠,或许几回回神游过甘州。在词人的心中甘州该是下着一帘薄薄的细雨,缓缓的流水漂荡着忧郁的杏花,红粉佳人痴痴的目光含情脉脉,纤纤细手轻轻挥舞着散发清香的手帕,倚在栏杆向远远的丝路望去,等待着远行的心上人骑一峰高大的骆驼缓缓从那里走来,在词人的心中无论向南向北,都涌出无限的诗情,柳永用他的盖世才华填写诗词甘州。他用八声甘州谱就的新调我们能理解多少,满腹华彩文章的词人娴熟的操练着八声甘州,尽情抒发着对生命的感怀,对生活的感悟,将一叹八韵的甘州抚摸的情真意切,情意绵绵,粗犷豪放的塞上甘州有了另一种性情,别样的风情,甘州的情感,如碧玉般细腻、温润。
不论时过境迁,不说物是人非,八声甘州,都永远是我们这个城市的荣耀。

从今称霸世界(2014-11-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