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古镇位于钟山县南面,距县城20公里,与贺县公会、昭平县巩桥乡接壤。全乡总面积140平方公里。据传南宋年间,由广东、湖南人迁居成圩。因驻地有1土岭,形似铜鼓,故得名铜鼓,后简化为今名。全乡辖9个村公所,53个村民委员会(91个自然村)。
同古是一个山多田地少的半山区,整个地形自东向西倾斜,东西全长约19公里,南北宽约8公里。平均海拔为465.50米。较大的有;挂壁山、篱竹山、牛头顶。挂壁山主峰海拔791米。同古江发源于挂壁山的西北坡,流经义安、奉政、和平、同古、平竹等地,汇入珊瑚河,全长16公里。同古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9.60﹪,最高温度38.80℃,最低温度3.70℃,无霜期238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515.10毫米。
解放前,同古以种水稻为主,由于水利条件差和科学技术落后,单产很低,经济单一、落后。解放后,修建了中小型山塘水库84座,总库容量1065万立方米,其中大桥冲水库正常蓄水量333万平方米,大傍水库正常蓄水量141万立方米,茅花水库正常蓄水量68万立方米,可灌溉农田6824亩。全乡耕地总面积21420亩,其中水田15615亩,旱地5805亩。以种水稻为主,兼种种玉米、大豆、花生、薯类及烤烟等农作物。1989年农业总产值1059.01万元。粮食总产732.16万公斤。全乡财政总收入77.8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18元,比上年增加10﹪。年末耕牛存栏3379头,生猪存栏10221头。乡镇企业有:发电站、松脂厂、农械厂、林场、果品加工厂等,从业人员100多人。1989年乡镇企业总收入238.03万元,其中乡办企业收入83.53万元。有专业户16户,主要从事采挖、种养、加工、修理等专行业。
乡镇森林资源丰富,山地植树造林以松、杉用材林为主,同时发展果树、油茶、油桐等经济林。全乡森林覆盖面积117931.50亩,覆盖率达49.80﹪,其中松树面积6万亩,杉树面积2万多亩,果树、油茶、油桐、杂树等3万多亩。1968年~1989年,乡办三车林场陆续种植杉树12840亩,飞播马尾松42699亩。有松树蓄积量16.60万多立方米,杉树蓄积量5.60万多立方米。
同古土特产有梅子、李子、柿子、沙梨、山楂、松脂、烤烟等产品。最高年产梅子30多万公斤,李子20多万公斤,柿子、沙梨5万多公斤,山楂2万多公斤,松脂年产500多吨。1989年产烤烟8000多担。
山区建设及社会事业近年来发展较快。1987年修通同古至昭平巩桥的四级公路。每天有钟山至同古、昭平富罗数班班车往返,改变了山区交通落后状况。1985年~1989年,全乡中小学校新建教学楼7栋,教室40间3814平方米。全乡社会集资18万元,抢修中小学危房10186平方米。现有初级中学1所,在校学生319人;小学39所,在校学生2596人;中小学教师184人,入学率达97.70﹪。1989年冬,新建礼堂1座,解决了长期没有礼堂和电影院的落后面貌,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乡有卫生院1所,乡直多数单位都新建了办公楼或宿舍大楼。乡政府十分重视计划生育工作,计生站已配备计生专干9人,1989年全乡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75‰。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