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镇位于钟山县东南部,东南面靠贺县公会镇和沙田镇,全镇面积40平方公里。以珊瑚寨先祖廖敏珊、廖敏瑚后两字命寨名,称珊瑚。民国年间,因采矿人口渐多,形成圩镇。解放初期,属凤翔乡管辖。1957年设珊瑚乡。1958年归东方红公社管辖,1960年后属凤翔公社。1984年与凤翔分治,成立珊瑚镇。镇政府驻地珊瑚圩距县城33公里。
珊瑚镇辖4个村公所,21个村民委员会(35个自然村),63个村民小组。1989年全镇总人口974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6人。有汉、壮、瑶3个民族,多数为汉族。以钟山土话为主要方言,通西南官话。
珊瑚镇地属半山区,境内有旗岭等山脉,呈东西走向,海拔701米,是珊瑚河的发源地。该地年降水量1549毫米,1月平均温度9℃,7月平均温度28℃,年均温度19℃。全年无霜期327天。全镇耕地4923亩,其中水田3726亩、旱地1197亩。有林面积21573亩。矿产资源有锑、钨、锡等,素有“地下是宝库”之称。平桂矿务局珊瑚矿区在辖区境内。
解放前,珊瑚以种植水稻为主,兼养殖急转直鱼类。珊瑚鱼苗较有名气,畅销贺县、富川和湖南江华等地,但经济仍较落后。解放后,修建水库1座(库容26.30万立方米),干渠5条共长12.56公里,有效灌溉面积2043亩。1989年,粮食总产191.50万公斤。全镇有水面面积759亩,其中水库面积330亩,鱼塘面积185亩。全年水产品3万公斤。年末生猪存栏数2283头,耕牛1134头。有梅子、李子、柚子等经济林316亩,年产水果1.50万公斤,农业总产值387万元。全镇财政总收入118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420万元。主要行业有矿产加工、饮食服务业、修理业等。从事采挖、运转、加工、修理、饮食等业的专业户有84户。
珊瑚交通便利,钟山至公会公路纵贯其境,每天有钟山、八步、桂林、公会等地数班班车往返。珊瑚是粮油、肉类、蛋、禽、水产、水果等集散地,圩亭面积400平方米,天天是圩日,赶圩约1000人。
目前,全镇有小学11所,教师61人,在校学生1233人,入学率达98﹪。现在正筹建1所占地面积30亩的镇中学。有镇卫生院1所。五保户、军烈属的生活费以统筹办法解决。从1983年3月起,村公所干部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每个村公所都建立了群众调解组织,社会治安稳定。镇党委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计划生育工作,以“堵大口、降多胎”为重点,把大突击与平常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1989年全镇出生人口11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