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的戏剧文化

家乡区县: 长治市 城区

      戏剧,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文化精粹。

      寻找快乐,走进千家万家,痴迷戏曲,为上党戏添砖加瓦。”这句话出自一个叫李天明的中年汉子之口。位处长治市郊的关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正是被故乡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感染下,李先生不能自拨,随着他的家境渐渐殷实,他继而有了更大的想法。为了上党戏曲曲艺的传承发展,为了戏迷爱
好者提供发挥才艺平台,自投资金筹备上党戏曲曲艺传承协会,经一年奔波终有所而获。
昨天上午,四十余名筹委会成员相聚关村共商大计,出席本次大会的有著名上党落子老艺人杨宝花、晋城市梆子剧团团长陈素琴等等文艺界知名人士到来,她们对协会成立事宜的关心和支持,大大鼓舞了该该会人员士气。相信在李会长的带领与努力下,不日上党戏曲曲艺传承协会成立大会将在老顶山下隆重
举行,届时,欢迎各位戏曲曲艺专家、老师、爱好者光临。

      一些优秀长治戏剧:

三关排宴:

  此剧原名《忠义节》,又名《忠孝节》,系上党梆子传统剧目。 
  剧情叙述北宋时期,宋、辽两国交战,辽国军事失利,请求罢兵议和。佘太君奉宋王旨意,于三关重镇设宴与辽国国主萧银宗签订和约。时投降辽国并招为附马的佘太君四子杨延辉归宋。杨延辉迫于慈母严命及对自己叛逆行为的自责,犹豫再三,决计随母南归。萧银宗恼羞于心无奈应允。不料其女桃花公主竟然也要随夫归宋。萧银宗在宋、辽臣僚面前,国主威仪丧尽,遂对桃花公主苛责严拒。桃花公主悲羞交加,绝望自尽。佘太君令 部下将桃花公主白绫裹尸礼葬。杨延辉随母归宋,佘太君义愤填膺痛陈往事,斥其不忠不孝,贻羞杨门。杨延辉自觉无颜苟活人世,饮剑自刎于囚车之前。  
此剧系1959年程联考等整理改编,晋东南上党梆子剧团演出,1962年由赵树理改编搬上银幕。

皮秀英打虎:

  本剧由上党绑子传统剧目《双龙剑》之前部《坐山吵窑》衍变而来。  
  元朝末年,猎户皮虎之女皮秀英为生计所迫进山寻猎,被军门之子胡公子窥见,欲强抢成婚。正纠缠之际,不料猛虎忽至,胡公子惊慌逃命。恰巧少年吴祯投军路过,见景遂持剑与虎搏斗,怎奈身体有病,力渐不支。危急时刻,皮秀英挺身而出,杀虎救吴脱险。皮秀英持叉扶吴祯回窑将养,二人互生爱慕之意,遂自订情缘。但其父执意不从,言明其与李掌柜早有婚约,不可嫁吴。父女遂发生争执。争执之中,胡公子依凭权势领家丁上门抢亲,翁婿父女痛打来者,而后相偕出走投军。

雁门关:

  北宋仁宗年间,辽国兴兵犯境。佘太君奉旨率众位儿媳及杨宗保夫妇,统军于雁门关与辽兵交战。时大破幽州失落辽国,化名王敖招赘于萧银宗之女梨花公主的佘太君之八子杨延广,从阵上佯装战败被俘的宋将呼丕显口中,获悉母亲统军阵前的消息,思母之情愈加强烈。萧萧秋夜,杨延广辗转后帐神思不定欲言又止,后被公主看破,为延广向其道出真实身世,求其成全探母之行。公主念夫妻情意,为延广盗来金令箭,延广出营直奔雁门关而去。雁门关帅堂之中,佘太君母子阔别多年重新相见,涕泪交流百感在心。言谈中,杨延广提出归宋请求,佘太君令其取回敌酋萧银宗首级,方表归宋心迹。延广奉母命星夜返回辽营。时萧银宗重病在身,为防不测,严令任何人都不得入其后帐。杨延广假表孝心,随公主入内侍奉,赵公主煎药离去,刺杀萧银宗,并削下其首级。紧接着在呼丕显的接应下,杨延广带梨花公主及其子小阿哥急忙向雁门关逃去。辽国太子及国舅韩昌知国主萧银宗被刺,遂率大兵围追。杨延广见事态紧急,令呼丕显带萧银宗首级保护公主母子先行,自己单骑断后,但终因寡不敌众被围,为表忠心当场自刎。后杨宗保率军接应呼丕显及梨花公主归宋入关,又击败辽兵大获其胜。

血箭:

  《血箭》系上党落子新编历史剧,春秋时期,诸侯争霸,齐国却为争夺君权内乱不休。齐襄公被杀后,在莒国避难的齐公子小白,与在鲁国出逃的公子纠兄弟俩争相回国继位。姜小白与扶县公子纠的管仲结下一箭之仇。小白(即齐桓公)继位,一心中兴国家,其恩师鲍叔牙力荐被囚的管仲的雄才大略,释私仇,封其为中大夫。但在出兵伐鲁中,又与管仲发生冲突。为社稷,管仲派女儿随军出征,后女儿为救济桓公挡箭身亡。两支血箭,一泯恩仇,齐桓公自此拜管仲为相。九令诸侯,一匡天下,国富兵强,终成霸业。

 

常红(2014-11-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