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唤马剪纸
1700多年前,苍溪唤马镇乡民兴起剪纸,有剪纸、剪影、刻纸、撕纸和激光分割五个品种。现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以下艺术特点:
①集北方剪纸的粗犷、南方剪纸的典雅两特点,粗中有细、拙中有巧。
②多为农家妇女织染描裙边服饰条纹花朵,古朴、简括、清晰、雅丽,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③家族传承,手艺正宗。
④仅在县域内小范围传播。
⑤融入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派生出各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2.苍溪灯戏
1200多年前,湘西傩戏传入苍溪,在道教盛行的苍溪,每逢春社、秋社、清明、建庙迎神、神佛生日等民俗活动就会有傩班和灯班艺术表演。这就是苍溪“灯傩两开”的由来。苍溪戏班灯中有傩,傩中有灯。久而久之,苍溪灯傩、目连、道场与苍溪灯合而为一。苍溪灯戏在傩戏的基础上发展并保存下来,形成具有独特唱腔的灯戏(川派傩戏)。“梁平灯戏”、“剑门灯戏”、“阆中傩戏”、“川北灯戏”等川派傩戏种类均起源自苍溪。
《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苍溪灯戏中的灯腔或灯调,是在灯戏表演中吸收(道教)曲乐演变的”,这种深情优美的山歌调、打夯歌,耐人寻味的川剧座唱称之为“灯戏”,尤对南充‘川北灯戏’”影响最深。“苍溪灯戏已属川剧中的一个独立剧种,有自己的演出班子、演员、剧目、音乐和特殊的表现形式”,“苍溪灯戏因流行广泛,几乎含盖川东北大片地区。
梁平县“梁平灯戏”、南充市的“川北灯戏”已先后成功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有组建专业“灯戏剧院”。而苍溪灯戏缺少政府扶持,至今没能申遗,更不说有专业“苍溪灯戏剧院”弘扬艺术及培养人才,这是不是苍溪地方艺术的悲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