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瑶族乡位于资源县西南部,西南与龙胜县江底乡接壤,西北与湖南城步县交界,东与两水苗族乡毗邻,东北角与车田苗族乡相连。全乡地处华南第一高峰——猫儿山脚下,扼珠江之源,面挨龙胜,南北连湖南城步,五排河自东而西流向,资源-龙胜公路横贯其中。
河口瑶族乡南、北两侧为坡地,地貌呈明显皱褶型,地势南、北两端高,东、西两侧偏低,中间为河谷地,最低海拔335米,境内主要山峰有雷打石、三十六包:主要河流五排河、两水河分别由东北、东南汇合于河口后经贝子河进入龙胜各族自治县江底乡境内,为浔江上源之一,境内流程15公里。河口瑶族乡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区,夏无高温,秋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6.7℃,年雨量充沛,年降雨量达1300毫米~2300毫米,相对湿度在80%以上。年日照时数1255.6小时,无霜期292天。乡境地势南、北两端高、东、西两侧偏低,中间为河谷地,最低海拔320米,最高海拔1764米。山地多为疏松粘壤土,肥沃湿润,有机质高,适宜植物生长。非常适宜种植百合、萝卜等无公害农产品。
历史上,河口瑶族乡交通极为闭塞,全乡没有一条公路,只靠山径小路相通,货物运输靠肩挑、背扛或马驮或放排水运。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这种情况逐步得到改变。1958年,资源县开始修建经过河口的资五公路,全长64公里,分两段修筑。第一段由县城至车田瑶族乡,长29公里,1963年竣工通车。第二段由车田延伸,经两水、河口,至贝子河与龙胜至江底的公路相连,长35公里,于1965年3月动工,1966年底竣工通车。至此,由河口瑶族乡西出可至龙胜各族自治县及湖南城步县,且可南下桂林市、柳州市,东进可至资源县县城及全州、灌阳诸县,基本改变了河口过去交通闭塞的状况,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至1999年底,全乡五个村有四个通了乡、村公路,大部分自然村通了机耕路。
为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瑶乡确定了建设“生态新农村”的发展思路。截至目前,河口瑶族乡共对8个自然屯进行道路硬化,主道硬化1200多米,支道硬化3360余米,修建屯级公路8条21公里,解决了20个自然屯人畜饮水困难,农村基础设施有了大地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河口瑶族乡境内居住着瑶、汉、苗等民族,瑶族人口约占全乡总人口的32%,1999年达1632人。当地瑶族主要有盘、罗、赵、邵、李、黄、张、冯、邓、沈、蒲、风、梁、粟等十四姓。据传说,他们的先祖原居江西及洞庭湖以西地区,大约在元、明、清时期陆续迁来,至今仍保留着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如本民族内部以瑶语交流,崇奉盘瓠,每年农历九月十六过盘王节,住木结构房屋,盛行“招郎入赘”等。
由于地属山区,海拔变化比较大,林木茂盛,河口瑶族乡不仅物产丰富,而且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山上有穿山甲、娃娃鱼、黄猄、果子狸、箭猪等珍稀动物以及香菇、木耳、天麻、竹笋、薇菜、蕨菜等土特产品。河中所产“浔江鱼”为广西三大特产之一。该乡还与著名的龙胜温泉毗邻,茂密的原始森林连成一片,林中若隐若现、风格独特的瑶寨鸡犬相闻。直达龙胜的浔源河、五排河湾多水急,清澈见底,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我的网络营销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ww.wm23.cn/dengyy
我的梧桐子个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13524179.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