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力发展宕昌文化
近年来,宕昌县宣传文化部门始终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特色,创新工作”的工作思路,把“繁荣文艺事业、加强文化交流”作为重中之重,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培养各类文艺人才,积极开展文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广大文艺工作者以强烈的时代精神和深切的人文关怀,热情讴歌新生活,用手中的笔描绘灿烂的美好画卷,文艺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文化艺术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全力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每当夜幕降临时,在热闹的宕昌县城时代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随着音乐,广场舞、交谊舞、民族舞,跳得正欢。 宕昌县将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开展文艺活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城区,将社区文化和广场文化相结合,利用时代广场、民生广场、下坝体育场等场地,为群众搭建起展示自我的舞台。在乡村,将文化活动与“送演出、送图书、送字画、送春联”等送文化下乡活动相结合,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和“千台大戏送农村”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广大农民群众在集市村头就能欣赏名家的演出,就能登台展示才艺,演身边事、道身边情。
“送文化”的同时不忘“种文化”。总投资3002万元,组织实施了宕昌县体育场暨避难场所灾后重建工程;新建了阿坞等2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筑总面积7500平方米,总投资684万元;全县85个“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任务完成。这些项目的争取和实施,有效地完善了城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和办公条件,切实提高了城乡文化体育公共服务能力,为推动宕昌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同时,县文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发展壮大各文艺协会队伍,近年来,发展培养省级以上各文艺家协会会员10余名。各协会定期不定期地举办文学、书法、美术、摄影、音乐、舞蹈等表演创作培训班或采风创作活动。县刊《哈达铺》杂志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展示才华和开展文化交流的良好平台。宣传文化部门全力支持城区喜洋洋健身队、夕阳红健身队、新时代健身队、阳光健身队及羌风太极健身队等文化组织,众多业余文艺爱好者和离退休职工走出家门,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全力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三、旅游发展中的文化
来自甘、陕、川3省毗邻地区12个市县的代表交流了旅游发展经验,并通过了《甘陕川三省毗邻地区大旅游经济圈旅游章程》。宕昌县展出了“奇石、盆景、根雕”及各种农副特色产品。同时,该县近年来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绍兴宾馆也开门迎客。开幕式上,演出的《三色宕昌九奇官鹅》大型文艺晚会,吸引了宕昌及周边的2万多名群众前来观看。
宕昌县旅游资源丰富,有以哈达铺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有以官鹅沟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代表的绿色生态资源,有以宕昌国古遗址和羌藏民族原生态习俗为代表的古色资源。近年来,该县全力开发红、绿、古三色旅游资源,新建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改建长征路一条街,开发官鹅沟景区湖泊20多个,修通了官鹅沟到大河坝环形道路,发展“农家乐”经营户26家。同时,积极保护宕昌国古遗址,引导沟内的藏族同胞展示自己独特的古羌文化,让游客领略他们独特的服饰和古老的榻板房,欣赏优美的羌笛音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