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灵山荔枝

家乡区县: 广西灵山县

灵山荔枝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据灵山县志记载,荔枝种植始于唐朝,宋朝已有较大发展。截至2008年,全县荔枝种植面积60.5万亩,正常年份产量达5万吨,品种有三月红、妃子笑、黑叶等35种,其中以三月红、妃子笑、黑叶、灵山香荔的面积和产量最大。2012年1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灵山荔枝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中国的古籍中荔枝最初称作“离枝”。据考证,一般认为荔枝是源自中国南部的野生森林。广东、广西及海南的原始森林中仍然可以找到野生的荔枝树。在灵山县伯劳镇有两棵野生荔枝,当地人叫山荔或酸枝,志书又称其为火山荔。从植株形态、果皮龟裂片形状、果实肉薄且包不过核、肉核难分离以及味酸等特征来看,它们是原生的,是栽培荔枝的原种。
又有史料记载,公元前二世纪汉朝刘邦称帝时,南海尉赵佗以荔枝进奉。公元一世纪的《民物志》、三世纪的《广志》中,荔枝都是作为岭南物产登录在册。由此可见,荔枝在中国南部的栽种和生产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在宋朝,灵山香荔在中国物产和文学史上曾两度闪射耀眼的光彩。著名文学家苏东坡从海南岛的儋州流放地北归逗留合浦期间,品尝了从灵山送去的这一佳果后,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千古佳句。宋神宗皇帝吃过大理寺丞梁世基从西江南岸老家送去的这一珍品后,欣然赐诗:“横浦江南岸,梁家间世贤。一株连理木,五月荔枝天。
灵山县位于广西南部沿海环北部湾经济区的腹地,东邻浦北,南接合浦,西连钦北,西北及北部与邕宁、横县交界,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县内以丘陵、平原为主,土地肥沃,河流纵横,山川秀丽。灵山大部分的土地是花岗岩赤红壤和沙页岩赤红壤,土层厚度在1米以上的占90%以上,PH值、有机质含量、含氮量、含磷量、含钾量都很适宜荔枝生长,是栽种荔枝比较理想的土壤。一年中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足,十分适宜各种亚热带水果的生长。由于得天独厚的水土和气候条件,灵山是最适宜荔枝生长的黄金地带,出产的荔枝风味品质特别优良。
灵山县荔枝种类繁多,品种齐全,有35个品种,高、中、低档产品,早、中、迟熟搭配,成熟期长达两个多月。灵山荔枝主要品种有三月红、香荔、桂味、妃子笑、糯米糍、黑叶荔、鸡嘴荔等,其中桂味、灵山香荔、糯米糍等尤为荔枝珍品。灵山荔枝目前主栽的早熟品种有三月红、白腊、白糖罂等;中熟品种有妃子笑、黑叶、大造、进奉、水荔等;迟熟品种有灵山香荔、桂味、糯米糍、禾荔等。
灵山荔枝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灵山荔枝种植始于汉朝,到宋朝有较大发展。在灵山县城南郊7公里处的新圩镇邓家村,一棵树冠如盖、果满枝头的古荔十分显眼。该树品种为灵山香荔,树干最大周长6米多,树冠15米高。古荔长势茂盛,隔年挂果,果实卵圆形,略扁,果皮深红色,核小,肉厚香甜爽脆有香气,品质上乘。1963年,著名生物学家蒲蛰龙教授带领广东省(当时灵山属广东省管辖)果树研究所专家组前来考察,认定这棵古荔树龄超过1460年,是中国发现的树龄最长的“灵山香荔”母树,《灵山县志》、《广东荔枝志》均有记载。
灵山荔枝驰名区内外,1996年3月被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荔枝之乡”。灵山所产的桂味荔枝曾获首届农业博览会金质奖;灵山香荔分别获一、二、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奖、金奖和名牌产品称号及2003年广西名牌产品称号;黑叶荔枝罐头曾获国际巴黎美食节金质奖;三月红荔枝获“七•五”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银奖;“龙武牌”鲜食荔枝于2002年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获得绿色食品使用标志;“灵龙”牌鲜食荔枝于2006年通过农业部质量安全中心审定,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准予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
新圩镇塘坡村有千年灵山香荔树群,有些树龄达1500年以上。1961年,广东省水果研究所荔枝品种资源复查组以类比法测算,现在新圩镇邓家村委塘坡村的几十株灵山香荔古树,树龄千年以上。1963年6月,著名生物学家蒲蛰龙教授带领考察组实地论证,认定其中那棵树高10米、冠幅15米、主杆周径5.7米古香荔树,当时树龄已超过1460年。
1949年,灵山荔枝种植面积为0.46万亩,产量为0.053万吨;1960年种植面积为1.7797万亩,产量为0.122万吨;20世纪六十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由于受“左”的生产方针影响,“学大寨”搞人造小平原把山坡上正当龄的荔枝树连根拔掉,“割资本主义尾巴”使得许多滴水为檐为界外的“彭祖”级荔枝树沦为柴火、门头板。1970年全县荔枝种植面积下降为0.82万亩,产量为0.173万吨,直到1980年才恢复到面积为1.0033万亩,产量为0.244万吨;1990年面积为3.9473万亩,产量为0.2263万吨;1995年面积为22.5万亩,产量超万吨;1999年面积为55.3万亩,产量为4.46万吨,产值为2.14亿元;2002年面积为60万亩,产量为5.1万吨。
截至2002年,全县沿有坡度在25度以下的荒山约87万亩,大部分是花岗岩赤红壤和沙页岩赤子之心红壤,土层厚度在1米以上的占92%,PH值在4.2~5.2之间,有机质含量0.42~1.58%,含氮0.03~0.05%,含磷0.016~0.023%,含钾0.34~0.057%,是荔枝生长比较理想的土壤。

IMiss丶培培(2014-11-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