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无止境,妙笔绘前程”,在中央电视台《奋斗》节目演播大厅,做客的滦南县委书记张国栋挥毫疾书。这十个大字,不仅仅是一位县委书记的施政理想,更是58万滦南人民的期盼和心声。如今的滦南,正在以矫健的步伐在通往理想的大道上疾速行军!
一个“第一”:“有凤来仪”,项目建设突飞猛进 项目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之基。今年1—7月,滦南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6亿元,同比增长114.12%,增速居全市第一位。
曾几何时,项目建设让滦南尴尬。为改变这种局面,2010年4月份尤其是2011年以来,滦南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建设“千百十”工程。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的若干规定》《滦南县项目建设考核评价办法》《滦南县优化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滦南县金融系统信贷投入考核奖励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全力打造“视投资者为上帝、视引荐者为功臣”“以项目规模论英雄、以项目质量论成败”的工作氛围。成立县招商局,在城西工业区和嘴东经济开发区分别组建招商局,实行绩效考核,提高工作实效。瞄准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积极开展小团组招商、网上招商、上门招商、以商招商,先后在北京、厦门、香港、福建、上海、江苏、台湾等地开展多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箫韶九成,有凤来仪”,目前,中国保利、北京万科、中船重工、二十二冶、河北矿业、香港玖龙造纸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已经落户滦南,终结了滦南境内无央企的历史。
在大力招商的同时,滦南对重点项目实行“县级领导分包、项目助理配合、责任单位协同推进、投资主体具体实施”的四位一体服务机制,为项目业主提供全程周到服务。总投资55亿元的钒钛新能源电池、总投资30亿元的毕氏光伏产业园、总投资6亿元的毅丰新能源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正在快速推进。
两个“第二”:强力攻坚,财政收入、出口创汇快速增长 财政收入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之根。2011年1—7月,滦南县完成全部财政收入9.14亿元,占年计划的73.15%,同比增长4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19亿元,占年计划的84.72%,同比增长65.5%;地税完成3.16亿元,占年计划的67.13%,同比增长97.8%。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速综合排名居全市第二位。
曾几何时,财政收入低是滦南干部群众挥之不去的阴影。2010年以来,滦南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三年大变样”和“三年上水平”的重要机遇,大力推进城市拆迁改造,加大城西工业区开发力度,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协同发展。在“三大攻坚、四大开发”以及“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的带动下,滦南工业、房地产行业、建筑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县房地产开发项目23个,是2009年房地产项目总数的7.7倍,是2010年房地产项目总数的1.4倍。今年1-7月份,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共实现税收2亿元,占同期地税收入的63.3%,同比增收12905万元,增长182%。其中房地产业实现税收13552万元,同比增收10192万元,增长303%;建筑业实现税收6448万元,同比增收2713万元,增长73%。
又一个“第一”:有口皆碑,干群关系鱼水情深 群众反响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魂。滦南干部选拔任用群众满意度测评由2009年的79.86分提高到2010年的96.21分,全省排位由159位上升到第16位,居唐山市第一位。
干部选拔任用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缘于滦南干部队伍作风的根本转变。一年多来,滦南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干部作风建设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保障工程来抓,努力打造群众满意的干部团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