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丽家乡离石

家乡区县: 吕梁市 离石区

(一)位置疆域

    吕梁市离石区地处山西省西部,位于北纬37°21′~37°42′,东经110°55′~111°35′。全区总面积1324平方公里。离石城区位于区境腹地偏西南的东川河、北川河交汇外,海拔920~940米。向东经东川翻越薛公岭达汾阳,距汾阳市81公里;东北经小东川翻吕梁山即为文水、交城两县,距文水县城112公里,交城县城131公里;向北经北川直通方山,距方山县城47公里;西北经北川向西达临县,距临县城65公里;西南经西川直通柳林县,距柳林县城30公里;东南经南川直通中阳县,距中阳县城26公里。距山西省会太原189公里,距首都北京720公里,距太原武宿国际机场200公里,距最近的海港——天津港800公里。

(二)地质地貌

    离石区地质构造以吕梁——太行断块为主体,只西北部(马头山以西地区)属鄂尔多斯断块东缘。其间褶皱和断裂较为发育。区内缺失奥陶系上统、志留系、泥盆系及株罗系、白垩系地层,但太古界(界同口群、吕梁山群)、元古界(野鸡山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下统和中统、石炭系、二迭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等,在地层均有出露,且发育较为齐全。

    离石区地处吕梁山腹地,地势东部高而宽,西部低而窄,境内山多川少。北川河由北而南,东川河由东而西流经全区,两河在城西南合流后至交口街道合南川河而后出境注入黄河。最高点为区东北骨脊山,海拔2535米,最底点为三川河河谷,海拔889米,境内东部是高寒山地,面积266.6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0%,是境内主要林区,宜于发展林牧业;城东北为连绵不断的梁峁土石山区,面积398.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0%;城西马头山、王老婆山俯伏南北,为黄土丘陵沟壑区,面积66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0%。土石山区和黄土丘陵区相加占全区总面积的80%,其特征是气候温和干旱少雨,但发展生产潜能很大,是境内杂粮生产区;中部是以北川和东川为主的河谷地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人口集中,是境内重要的粮食和蔬菜基地。

    区境东南部至东北部边沿,吕梁山纵贯南北,为之屏障,主要为“关帝山穹状隆起”,北起骨脊山,南至薛公岭,接中阳县的独风坡山,长约80公里,皆为吕梁山之支脉或余脉。尖山支脉为小神头、信义南部诸山,东西走向,东起宋喉峁,向西延伸至王营庄,长约30公里,隔北海沟与南部的北海山相对。其东部为森林植被,西部为疏林密灌等。北海山支脉,东西偏北走向,位于陈家塔、王治庄沟(吴城断层)以西,向西南延伸至油房坪北岭,隔北海沟与尖山支脉相对,长约15公里,有森林密灌及灌木草丛植被。起云山支脉,为大东川以南诸山,东西走向。东起薛公岭,向西南延伸至王营庄洞沟西南汝天山,南与中阳为界,长约35公里。多为疏密灌或灌草丛植被。区境中北部城北街道境北,有玉林山、双山山脉,为南北走向,向北伸至方山县。境内西北部有马头山脉,为南北偏西走向,向北延伸至方山县,向南延伸至枣林境内的神仙山。西部与柳林县交界处有王老婆山、乌同严山,皆为南北偏东走向。

(三)气候特征

    离石地处中纬度偏南的晋西黄土高原。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无霜期110——170天。年平均气温 8.9℃,最低为-25.5℃(1971年1月22日),最高为38.9℃(1966年6月21日)。年日照时数为2633.8小时,平均日照率为60%,有效积温达3298℃,年蒸发量为1850.8毫米。最大风速3.1米/秒。年平均降水量为450~550毫米。1954~1990年统计数据显示,离石区年降水量300毫米以下占8.3%,300~400毫米占30.6%,500~600毫米占13.9%,600毫米以上占27.8%,年内季节雨量分配为春季少雨干旱,夏季多雨湿润,1—6月份占全年雨量的23.4%,7—9月份占全年雨量的62.3%。

贾朵(2014-11-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