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发展林业注重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家乡区县: 渭南市大荔县

大荔发展林业注重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大荔县林业局把发展生态林业作为调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工作来抓。按照实施一个战略(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抓好两大产业(红枣产业、速生杨产业),强化三项措施(林政执法、绿化产权制度改革、林业系统内部改革),突出四大林业工程(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四期、天然林资源保护、日元贷款植树造林)的发展思路,走以生态效益优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和谐的林业可持续发展路子,全县林业发展效益显现。

      ——重点林业工程进展顺利。四大林业工程是近年来大荔林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县林业局按照工程的分布区域,因地制宜把工程建设与产业基地建设相结合,将林业工程的优惠政策向鲜食红枣和速生杨两大产业基地建设倾斜,促进了群众造林的积极性。近5年,群众累计营建鲜食红枣10万亩,速生丰产林6万亩,全县完成以红枣、速生杨、花椒、刺槐、杂果等树种为主的造林21万亩,总投资1.02亿元。

      ——林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红枣和速生杨是大荔两大特色林业产业。目前,全县红枣栽植面积42万亩,速生杨栽植面积12.9万亩。去年,全县以鲜食红枣和速生杨为主的林业产业实现总产值3.4亿元,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15.5%,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

      ——林业生态体系日趋完善。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46.2万亩,有林地面积37.2万亩,农田林网96万亩,绿化渠、路、坝2000余公里,四旁植树保存株数2270万株,活立木蓄积84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26%。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保护林木与野生动物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据统计,全县境内现有鱼类37种,鸟类72种,两栖爬行动物14种,兽类18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二级保护鸟类10种。

      经过5年努力,大荔林业实现了“以工程带产业,以产业促效益”的发展目标,被联合国工发组织中国投资促进处评为绿色产业示范县、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生态示范建设试点县、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枣乡”和“省绿化模范县”,林业局被评为“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局长常西昌被国家人事部、林业局评为“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全国造林先进个人”。

邢躲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2014-11-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