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玲玲,35岁,浙江新华建设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金华最年轻的省人大代表。今年,她将为外来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就业问题发声。
每个女人的衣柜里,总少一件衣服。这句流传很广的话,在徐玲玲身上似乎并不适用。
“整天在工地上风吹日晒,把人都吹老晒黄了。”徐玲玲说,每次打开衣柜,翻来翻去就那么几件衣服。
这不能怪别人,闺蜜们最不喜欢和徐玲玲一起逛街,因为她总是“直接走到要买衣服的店里,直接买下来”,一点逛街的乐趣都没有。
星座书对摩羯座女性的描述,似乎很能体现徐玲玲的性格——具有建立专业能力的企图心,能够接受耐心的磨炼,擅长处事并认真负责,喜欢规划可行目标,全力完成。
这个曾希望自己成为office lady(办公室女郎)的姑娘,拿起图纸、换上运动鞋,一头扎进工地。这些年来,她接触最多的,就是外来务工人员,为他们发声,被徐玲玲当做己任。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做个率真自然的自己,保留一颗平常平淡的心灵,去面对一切。”在微信朋友圈里,刚刚度过35岁生日的徐玲玲这样写道。
今年两会她关注
“民二代”的教育公平
徐玲玲的一位朋友,40多岁,以前在公办小学教语文,后来辞职了,跳槽到一家民办小学教书。
为什么要做出这个举动?
“他说在公办学校,条件比较优越,没有为教育事业做一些事情的冲劲了。”另一方面,公办学校在教学上的探索活力并不明显,“都是为了考试成绩。”
朋友跳槽后,工资待遇低了很多,“具体数字他也没说,但是五险一金的基数已经相差很多了,工资待遇也差了不少。”
不过,在民办学校,徐玲玲的朋友找回了教育的激情,“上课模式,他就在用自己想用的方式,连教科书都可以自己来选择。”
这件事,对徐玲玲触动很大。作为大多数外来务工者子女的唯一选择,民办学校硬件差、待遇差,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像她朋友这样的“弃公入民”的优秀教师,更是凤毛麟角。
“我朋友这样的老师是极少数。公办老师和民办老师的收入差距很明显地摆在那里,待遇好的公办学校容易留住好的老师,同样都是教书育人,待遇上能不能不要差别这么大?”
徐玲玲说,她自己也是外地人,有个12岁的孩子,又每天和外来务工人员打交道,她深切地感受到,“民二代”面临的教育问题,有多么难。
“好的教育资源大都在公办学校,外来务工者的孩子想到公办学校读书,要在当地缴有6个月以上养老保险,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每天工作很累,对这些事情根本不会上心,不会注意,孩子没法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以后会更加吃力。”
在徐玲玲看来,让公办教师和民办教师在待遇上缩短距离,就得靠政府的政策引导与倾斜。
“以前做企业,没有文化也行,只要敢闯敢做,总能打拼出来的,现在已经不是那个年代了,要改变命运,只能靠教育。”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