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顺天灯破

家乡区县: 贵州省长顺县

         发展编辑1920年,长寨来了一个新县长叫李静生,广西白流人,他带来一个弟弟李淡生充其幕僚。李淡生是个迷信狂,自称精通风水,谙熟阴阳。在百无聊赖中,他经常跋山涉水查看地脉走向,编造了许多盅惑人心的邪说。长寨城因地势较高,城郭低洼,城内仅有两口水井供全城人饮用。一到冬季,水荒严重,加之人民生活贫苦,居住条件极差,烧的是茅草柴禾,点的是油灯火把,稍不慎,极易引起火灾。李淡生见此便摆出一副地仙架式糊弄百姓,说什么长寨之所以年年火烧房屋,是因为羊城电形似火炬,而又位居南方,按五行八卦,南方生火,所以城嫱不开南门,责成长顺城门四门开三门,要免除火焚之灾,唯以水相克。因此,必须在天灯坡修一座龙王庙,迎四海龙王供奉之,以便行四海之水制服烈火。共兄李静生也是愚顽之辈,他听信李淡生的话,即将没收惯匪高敬先的数间瓦房,拆来建在天灯坡顶上,一座龙王庙便在天灯坡出现了。

1938年,新任长寨县长刘仲雅在地方势力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死于非命,继任县长为了表彰刘仲雅“以身殉职,尽忠党国”的气节,将刘的血衣供奉在天灯坡的龙王庙内,并改龙王庙为忠烈祠。“文化大革命”中,因为破除“四旧”,忠烈祠被拆。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灯坡的面貌已大为改观,往返天灯坡,人们已经不用攀越荆棘丛生的小路,宽敞、平坦的水泥石级把县城和天灯坡连接在一起。天灯坡顶,愚昧的历史陈迹,已经杳无踪影,代之而起的是长顺标志性建筑——钟楼。

目前的天灯坡,山上绿树成荫,远眺尤如一只翠鸟,沿石梯而上及鸟瞰全城,田园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1984年8月1日长顺县人民政府以长政字(1984)42号文公布其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营销朋友(2014-11-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