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历史悠久,置县源远流长。县南擂鼓寨出土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先祖已在这块土地上繁衔生息。
通江,商周、春秋属巴国,秦属巴郡,西汉为巴郡宕渠县地,东汉为巴郡宣汉、汉昌二县地,三国蜀及晋因之。南朝梁为遂宁郡始宁县地。北魏正始中(504~507)首置符阳县,同置其章郡,属巴州。西魏大统中(535~551)析始宁县地置诺水县,属巴州遂宁郡。
元钦间(552~553)分始宁县地置白石县,属其章郡。隋开皇三年(583)废其章郡,省诺水县入始宁县,以符阳、白石二县属集州,大业三年(607)改属清化郡。唐武德三年(620)复析始宁县地置诺水县,析始宁、归仁二县地置广纳县,并属万州。七年省诺水县入始宁县,八年复分始宁县地置诺水县,并于县治置壁州,属山南西道。开元二十三年(735)六月,于壁州东三乡之地置太平县,属壁州。天宝元年(742)八月,更壁州为始宁郡,更诺水县为通江县,更太平县为东巴县,迄今已历时1200多年。乾元元年(758)更始宁郡复为壁州,五代前蜀和五代后蜀因之。
宋乾德四年(966)省东巴县入通江县,五年省广纳县入通江县。熙宁五年(1072)废壁州,省符阳、白石二县入通江县,属利州路巴州。宋末分通江县为上通江、下通江二县,皆属利州路巴州。元至元二十年(1283)省上、下通江县入曾口县。至正四年(1344)复置通江县,属巴州,明因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