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经济

家乡区县: 贵州省湄潭县

坚持“发展为要、生态为先”理念,依托“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省级生态示范县”等金字招牌,湄潭围绕生态做优农业,立足生态发展绿色工业,依托生态发展旅游业,凭借生态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坚定信心走生态文明之路。

  坚守两条底线,湄潭,以不懈的努力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6月中旬,本报采访组走进湄潭经济开发区(湄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湄潭的生态工业发展之路——18.65平方公里的园区内景色宜人,厂在林中,林在厂中,没有烟囱林立,没有噪音喧闹,一派山水田园风光。

  湄潭是典型的农业县,全县森林覆盖率在60%以上,风光旖旎,满眼皆绿,素有“云贵小江南”之称。2004年,定位为“绿色工业平台、城市建设新区、区域发展中心”的湄潭县绿色食品工业园区正式诞生。2008年,园区升格为市级园区,2009年被遵义市列入“10 7”工业园区,如今,已经成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湄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从建园之日起,就紧紧围绕生态农业县的特点,产业定位为绿色食品工业、生物制药和电子信息。园区严格企业准入条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一律不予引进。园区长期坚持生态底线,不为追求招商成绩盲目引进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近年来拒批30多个项目,投资总额达70多亿元。

  要下这个决心当然不容易!湄潭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和湄潭县绿色食品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唐小宇举例说,前些年有一家外地企业曾经打算在湄潭搞一个硫铁矿项目,投资10多亿元,每年可贡献税收5000多万元,“要说不心动是假的,但考虑到环境一旦污染,未来花再多的钱也修复不了。”最终,湄潭还是对这个项目“说不”。

  唐小宇表示,这样做开始有点痛苦,不容易出成绩,所以得做好挨批评的心理准备,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挨得住批评。”

  但坚持下来以后,园区的生态特色反而吸引了众多企业主动上门。目前,入园企业近百家,其中农业产业化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10余家,去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30多亿元。

  湄潭立足生态发展绿色工业的坚守最终得到回报。“许多高品质的企业正是看好我们的生态,才选择了进入湄潭。”唐小宇透露,6月17日,王老吉有一个投资3亿元、年产1000万箱饮料的工厂已经签约,娃哈哈、汇源等著名食品企业也在洽谈之中。

  据介绍,王老吉投资方原本选址成都某园区,但公司负责人实地考察后发现工厂旁边的汽车生产车间异味很大,于是决定放弃投资计划,转而慕名到湄潭考察并确定投资。

  正是这样的坚守,园区建园10年收获累累硕果。先后获得“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贵州省茶叶科技示范区”、“贵州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区”等称号。

  县委书记魏在平告诉记者,到“十二五”期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将达1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100亿元以上,新增就业1.5万人,园区工业产值占全县生产总值将达40%以上。

 

小米渣(2014-11-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