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核桃坝

家乡区县: 贵州省湄潭县

“茶海生态园”,一个以核桃坝为中心的,极其具有黔北风情和茶园风光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享有“中国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美誉的核桃坝村,位于湄潭县城东北角,是湄潭县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示范点。这里满山是茶园青翠,满目是诗画乡村景致,满腔清新空气,满耳婉转茶歌。全村的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林木葱笼的浅丘、山峦,绵延起伏的茶园,黔北民居错落亮眼,湄江河岸绿树成荫,公路两旁樱花绚丽,新增种的桂花树郁郁葱葱。一到春暖花开时节,在桃红柳绿的映衬下,满山遍野的茶树呈现出盎然生机,形成了一道亮丽而独具特色的风景线。村里打造了以“千壶园”为主体格调的村庄集镇,在雕花窗上,家家户户都刻有精致的小茶壶图案,与县城“天下第一大茶壶”遥相对映,显得格外生动别致。

说到核桃坝,必须得提起一个人,他就是曾受到我国三代领导人接见的核桃坝原村党支部书记何殿伦。核桃坝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曾是出名的贫困村。因无水灌溉,土壤贫瘠,粮食产量低,温饱问题无法解决。当地有一首民谣是这样说的:“核桃坝,几道弯,十年就有九年干,顿顿吃的包谷饭,吃水要翻几座山,小伙一心往外走,姑娘不愿嫁进山!”可以想象当时农民们的生活条件是十分艰苦的。

“种下摇钱树,财富自然来。”核桃坝在老支书何殿伦的带领下,在贵州省茶科所的支持下,率先在非耕地上试种茶叶,试种成功后,由党员一户带几户推动种茶,核桃坝村百姓依靠茶业发展,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先后接见该村老支书何殿伦,曾当选为党的十四大代表的他,先后被评为全国劳模、中国茶业界十大风云人物,并以其为原型拍摄的电视专题片——《老茶农》在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播出。

核桃坝村先后两次被贵州省委、省政府评为“小康村”,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被中组部命名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是一个接一个。2004年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到这里视察,对核桃坝村给予了高度评价。前省委书记钱运录、省长石秀诗、省委宣传部部长李军、市委书记慕德贵等省市领导都曾经亲临核桃坝,对核桃坝村给予了高度关注。来自省内外的单位部门、个人及新闻媒体等慕名到核桃坝参观的更是不计其数。

相对于湄潭县全县33万亩茶园的总数来说,核桃坝近8000亩的茶园面积不算多,但就是这犹如散珠落玉般镶嵌在山林间的生态茶园,创造出了一个“茶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美好家园。《求是》杂志曾经评价为“这是中国地表深度开发最早成功的典型”。中国工程院首位茶学院士陈宗懋在参观了湄潭茶乡尤其是核桃坝生态园之后,他说:“这是我走过全国很多茶区都没有看到的林茶相间的生态环境。”他认为,这样的茶园是一流的、全世界少有的。

就是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创建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茶海生态园”。这里拥有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茶旅一体化乡村旅游的核心服务区,这里有标准垂钓池,茶文化体验园和“翠缘”乡村茶文化主题宾馆,建有极具茶乡特色的百茶图广场和茶礼茶俗雕塑小景,开发了茶汤、茶食、茶点、茶酒的茶饮食文化,传承茶道、茶艺、茶歌、茶舞的茶风情文化,是集休闲避暑、会务接待、民居风情、茶文化体验、特色餐饮、水上娱乐等于一体的大型乡村旅游区,与县城浙大旧址、红九军团旧址、天下第一壶、十里桃花江、永兴茶海等景点形成了旅游环线。大家可以在这里观光休息,也可以在园中采茶、了解茶文化有关知识,观赏茶艺表演,还可在茶叶加工厂观看茶叶制作过程,充分享受生态休闲旅游、农业体验旅游的最大乐趣。相信各位朋友来到核桃坝“茶海生态园”,一定能放松脚步,放松心情,捧一杯香茶,品几口甘苦,让身体和心灵在清新的茶园中得到最好的休憩,到这里来,您一定能拥有一段惬意恬适的人生记忆!

小米渣(2014-11-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