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溪武威堂

家乡区县: 肇庆市怀集县

      怀集西部平原大岗一隅,曾是古威州城属地。据史料记述,该地域为“粮产区”,战乱年代,常遇前来“抢粮”劫匪,知州、知县曾设想营建“万里长城”以固之。有一教谕进言,营建“万里长城”为下策,工程之巨、之艰,甚至占用田地,会造成“劳民伤财”之大患。应采用增设“耕兵”之策,有匪入侵可持械打仗,无匪患之时,垦田种植,屯积粮食,定国安民。知州巡抚采纳了教谕建议,上报朝廷获准,之后陆续有中原先民南迁怀集,西部平原“耕兵”汇集,与当地“零散”土著人开发沃土,良田面积迅速扩大,威州平原成了粤、桂、湘交汇地的“米粮川”。

      坐落在大岗镇连会扶溪村的“武威堂”座南向北,背靠黄帝山、白鹤山,占地面积6020平方米,建筑面积4680平方米,规模宏伟,是怀集县目前保留较完整整的整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堂屋,也是粤西始建于明代的最大庄园。

       据考证,武威堂创建人石上珩,其先祖源于甘肃武威郡,后裔南迁福建、再至广东。明洪武末年(1397年)左右,迁至威州城郊(今大岗扶溪)落户扎营,“武威堂”号从祖籍已受封,应为习武之世家,也许一支系族人“征战”至福建沿海,再受命入怀进驻为“耕兵”,是开发威州平原之功臣。明崇祯庚午(1630年),石上珩科中副魁,任琼山府学州后,择地扶溪村创建武威堂,以彰显功名;因其祖辈宗源地在武威郡,故名武威堂。经几代后人不断扩建,至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武威堂基本形成现存占地面积6020平方米,建筑面积4680平方米的规模。武威堂始建距今已有370多年历史,历经多次修建和扩建,最后一次修建为民国三十年(1941年)。石氏祖屋规模宏大,建筑结构奇特,周围环境优美,“武威堂”之堂号历史悠久,人文文化浓郁。

yu(2014-11-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