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保卫战

家乡区县: 扬州市邗江区

昨天上午10时,在反映宋末扬州抗元民族英雄李庭芝与姜才英雄形象的扬州宋夹城公园“铁血扬州”群雕前,李庭芝22代孙李忠平与姜才25代、26代、27代孙姜启良、姜振绍、姜方良等8人对着雕塑叩拜祖先。739年前,李庭芝和姜才打响“扬州保卫战”。昨天,他们的后人终于在当年祖先拼死守卫的扬州聚首,一行人感慨万千。
据《李氏宗谱》记载,李庭芝(1219-1276年),随州(今属湖北)应山人,出身名门望族,从小喜爱习武,立志报国。他17岁时就入伍,坚持和蒙元斗争整整40年。他一生中3次来扬州任职,第二次来扬任职时,扬州遭受一场大火灾,他到任后,贷款给民众重建家园,开仓赈济,疏浚运河,便利交通,以水运代替车运,并召集军民在宝佑城西加筑大城,加强了扬州防卫力量。同时,广修学校,提倡诗书。
据《沧湖姜氏宗谱》记载,姜才(1196-1276年),濠州(今安徽凤阳临淮关西)人,32岁考取进士,官至浙闽按抚史,为官清廉,曾平盗灭寇抗叛逆,赈灾治水助农耕。因个性梗直,为朝奸贾似道记恨,被遣前线抗元,官为通州副都统,后谪居扬州,英勇多谋,军纪严明,为李庭芝副将。
据《宋史》记载,1275年2月-1276年7月,在长达一年半的扬州保卫战中,李庭芝和副将姜才带领扬城军民奋力抗敌。城中粮尽,军民以树皮草根充饥。其间,元军先后5次遣使招降,甚至将李庭芝的妻子押至城下诱降,均遭拒绝。德佑二年(1276年)二月,临安陷落,元军挟持谢太后和宋恭帝3次下诏给李庭芝谕降,他毅然选择焚诏斩使,坚持抗敌。最终,因寡不敌众、降将的出卖,李庭芝和姜才壮烈殉国。扬州民众闻者莫不泣下。为悼念李、姜二公,扬城广储门外梅花岭侧,时人修建了双忠祠。
“2013年起,我们开始梳理姜氏宗谱,通过多方查找,得知当年与我们三世祖姜才并肩作战的李庭芝后人在扬州,多次寻访,最终得以相逢。”姜方良介绍,姜才后人大多移居温州,他们这一支在温州市龙湾区沧湖定居。
“收到姜才后人的信函我很惊喜!”李忠平介绍,他一直居住扬州。经过比对宗谱以及其他信息,双方确认祖先正是当年并肩作战的李庭芝与姜才。
昨天,李庭芝、姜才的后人们一起实地寻访了“双忠祠”旧址、宋夹城公园等地,他们表示,将定期相聚,积极发扬祖先奋勇报国精神。

Aimee萍(2014-11-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