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康熙《洋县志》上说,扬州旧有八堰,但一个个都荒废了,排不上用场,扬州太守杨从仪上任后便将他们一一修复了,并新筑了杨填堰,扬州老百姓的田地得到灌溉,有了好收成,百姓个个感恩戴德。在扬州纸坊街以北不远处有两座堰,一座叫土门堰,一座叫傥滨堰。杨太守筹集资金,纠集劳力,亲自上土地,带领大伙儿,填石筑坝,架槽引水,疏通渠道,草坝村、纸坊街村和双庙村一代庄稼的水荒问题便彻底解决了。第二年,麦子长势很好,获得了丰收。吃水不忘挖井人。纸坊街村的乡亲们商量,绝技好好感谢感谢这位父母官太守大人。给太守大人送点什么礼物才能表达感激之情呢?有人说,太守夫人已经显怀了,盼望早生贵子,而且最好生个双胞胎。大伙觉得此话不错,立即合计就用白面馍馍来表达这一心愿吧。乡亲们在磨面时取出起初磨制的精粉,制作出形如两只肥大的耳朵谅解称快的馍馍,寓“双胞胎儿”之意;在两只肥大的耳朵左右两侧各迁入红枣子,与“早生贵子”之意,在两只耳朵的弓背上个点红梅一朵,与“红梅报春迎吉祥”之意。这种馍馍因面粉上乘,加之和面时加入白砂糖,造型独特且油红早红梅点缀,所以糕点办得香甜可口,鲜果般的漂亮可人。乡亲们对自己的“杰作”都非常满意,便将此馍取名“枣糕馍”。于是,则定吉日,将 “枣糕馍”用红绸带串起。挑者,抬者,还担着自酿的米酒,敲锣打鼓给太守扬从仪送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