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白马寺

家乡区县: 城中区

位于贵德县城东北42公里处的尕让乡大磨村西侧白马寺为贵德境内黄教大寺之一,藏语称“乔什典格大具喜吉祥兴旺州”,又称“却夫旦格”,意为“佛塔寺”。该寺由郭密格西扎巴嘉措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创建,他生于郭密部落(今黄河北岸河西乡贺尔加村),曾两次去西藏哲蚌寺郭莽扎仓学经,曾任塔尔寺密宗学院第十二任堪布。他最初建寺于加毛山下,并建有密宗学院。其转世扎巴坚赞(1730-1777年)生于下郭密(今尕让)部落关嘉村,自此称该转世系统为“关嘉佛”。约在清嘉庆年间(1795-1820年)由三世曲丹增嘉措(1778-1837年)将白马寺搬迁到大

© 2014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磨村,重修大经堂。此后,四世罗桑楚臣山丹(1839-1876年)、五世罗桑楚臣嘉措(1878-1945年)均扩建过白马寺位于贵德县城东北42公里处的尕让乡大磨村西侧白马寺为贵德境内黄教大寺之一,藏语称“乔什典格大具喜吉祥兴旺州”,又称“却夫旦格”,意为“佛塔寺”。该寺由郭密格西扎巴嘉措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创建,他生于郭密部落(今黄河北岸河西乡贺尔加村),曾两次去西藏哲蚌寺郭莽扎仓学经,曾任塔尔寺密宗学院第十二任堪布。他最初建寺于加毛山下,并建有密宗学院。其转世扎巴坚赞(1730-1777年)生于下郭密(今尕让)部落关嘉村,自此称该转世系统为“关嘉佛”。约在清嘉庆年间(1795-1820年)由三世曲丹增嘉措(1778-1837年)将白马寺搬迁到大

© 2014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磨村,重修大经堂。此后,四世罗桑楚臣山丹(1839-1876年)、五世罗桑楚臣嘉措(1878-1945年)均扩建过白马寺位于贵德县城东北42公里处的尕让乡大磨村西侧白马寺为贵德境内黄教大寺之一,藏语称“乔什典格大具喜吉祥兴旺州”,又称“却夫旦格”,意为“佛塔寺”。该寺由郭密格西扎巴嘉措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创建,他生于郭密部落(今黄河北岸河西乡贺尔加村),曾两次去西藏哲蚌寺郭莽扎仓学经,曾任塔尔寺密宗学院第十二任堪布。他最初建寺于加毛山下,并建有密宗学院。其转世扎巴坚赞(1730-1777年)生于下郭密(今尕让)部落关嘉村,自此称该转世系统为“关嘉佛”。约在清嘉庆年间(1795-1820年)由三世曲丹增嘉措(1778-1837年)将白马寺搬迁到大

© 2014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磨村,重修大经堂。此后,四世罗桑楚臣山丹(1839-1876年)、五世罗桑楚臣嘉措(1878-1945年)均扩建过白马寺

节奏丶(2014-11-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