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洪山南麓,有一处旅游胜地——常家洞,它地处京山县宋河镇境内,东临大富水,南眺天宝寨,北望芭蕉寺,西倚朱红岭,属边缘型山岳自然风景区。常家洞在京山县城东北三十公里处,它集大自然各景观于一体,冠其著名溶洞常家洞之名统称全景。常家洞为距今七十万年云梦古泽北缘地壳隆起所致。由于奥陶纪石灰岩被水溶解,年深日久便形成了大量溶洞裂缝等各种奇观,其山、石、壁、洞、壑、泉、溪可谓峻、奇、幻、险、幽、美、雄。
常家洞是一壑贯通东西,两侧绝壁矗立,三线景点密布,各线自成体系的风景区。壑口似一扇大门,坐西朝东;门前,高关水库干渠渡槽飞跨两侧,如曲尺卧虹横锁山门;门外,豁然开朗,一片炊烟袅袅,村庄历历,禾苗青青,人声朗朗的田园风光展现眼前。进山门是一条幽邃曲折、开合有致、蜿蜒而上的壑谷,山泉有一条沿山势终年不息的泉溪。左壁是以奇峰怪石为主体的五宝岭,右壁是以溶洞为裙带的凉山岗,山谷尽头紧连逶迤绵亘的群山。
自山门溯谷沿悬径而上,景随步移,一幅绵绣河山的壮丽画卷历历在目。朝左看,蜡烛山、五狮头、望夫石、银梯坡、五宝岭、八字门、天鹅巢、狮子口矗立绝壁之上。朝西看,母子洞、祖师洞、香福洞、常家洞、悬梯洞、莲花洞、羚羊洞、等妻台、钓鱼台、观景台、天马台、天鹅山等倚悬崖绝壁若隐若现。朝下看,钓鱼潭、斤丝潭、晒簸潭、氽水桥、牛鼻泉、菱角泉、犀牛泉、铁牛泉等溯谷而上。朝上看,便是峡谷苍穹一线天。峰回路转,左登五宝岭,一条自西向东的马鞍山岗顺势而下,沿岗右侧的雄狮口、蜈蚣崖、五谷山、金梯坡别有景观。右登凉山岗,千丘万谷的绿茶联成一片,茫茫茶海再现一景。茶山丘壑中的蓑衣洞、吊井洞、穿山洞、油盐洞及金盆银盆更为奇观。再朝常家洞景区西北延伸,千佛大寺、杉冲林海、思故名泉、芭蕉夜雨、石人吐雾、老龙古洞等名胜古迹亦近在咫尺。
京山常家洞以洞闻名,因为其岩洞既多双巧,多得不知数,巧得入奇观。每洞似塞实通,入则深邃,出则豁达。现已知名的有十余个,这些洞浅的数米,深则千米,各具特色,凡进洞者均为之惊叹。常家洞内怪石林立,品种繁多,似人似物,似鸟似兽,其传说美丽,妙趣横生。在这里游人可看到仙女望夫、穷汉等妻、太公垂钓、道长观景、祖师留迹、天马行空、五狮并卧、天鹅孵蛋、狮子张口等天然名石。从远处眺望,常家洞的山只不过是群峰之末的座座岗丘;然而,当你一进山门,步入峡谷,便会被蜡烛山、五狮山、金银坡、五谷山、天鹅台、花子岩等奇异峰迷住,为之称绝。
常家洞其秀水也堪称一绝。犀牛泉、铁牛泉、牛鼻泉、甘露泉等十多股大小泉水,形成谷溪,汇成深潭,流成小河,四季长流,旱涝不竭。观其声悦耳动听。溪间潭水幽幽,细流涓涓,山泉淙淙,河水潺潺,瀑布哗哗,碧波粼粼,好似一曲动静相宜、节奏紧凑、永无休止的交响乐。若遇滂沱大雨,水势奔泻,声震山谷,势如排山倒海。
游览以常家洞为主题的风景区,应首先考证一下常家洞寺庙的来历、建筑规模与演变。洞为何以“常家”为名,其来历有两个方面:一是当地有常家、黄家、曹家等大姓,此洞最早属于常家的地盘,故名“常家洞”;洞对面有曹家山,也是属于曹家山地之意。二是在明朝末年,京山著名诗人潭浑他耻为清朝臣民,眷恋清朝,便隐居凉山,常以此洞为家,所以取名“常家洞”。史料这样描写评价潭浑:“入国朝(清)隐身岩穴,足迹不入城市,得吟咏不辍,平生诗最多”。常家洞最早进入历史书籍的就是潭浑在明末写的一首诗,是以《常家洞》为题而作,是否因此得名,也不能予以肯定。史料上无常家洞之名来历的记录,难以准确其说法。
在清末光绪版《京山县志》上,这样记叙常家洞的:“常家洞在穿洞东,深三丈广二丈,门朝清溪,有僧数辈,就洞架屋为庐”。主要描写了常家洞寺庙,即宝泉寺,其最大特色就是寺庙深藏溶洞中,这在京山县众多的庙宇中恐怕是唯一的。据考证,常家洞寺庙应创建于明朝初年,当时香火旺盛,有僧侣上十人。但是到了明朝末期,因多发战乱,香火冷落,寺庙荒芜。潭浑的诗句可为证:“岩龛土木躯,肃落埃尘满,龙象但低眉,荣枯心不菅”。
据《京山县志》记载,常家洞原是一座古刹,在洞前用石砌台,台上依洞而建前后二殿。洞前台基有一丈余高,古庙前殿建于台上,台下两侧各建一高大石坊牌门,门额上分别隽刻“仙府”、“神殿”。寺庙的前层一正三间的前殿,殿正中四方立四大神像,中供弥勒佛坐像,东西两侧有数间僧侣斋房宿舍。再进为天井,天井两端各有一棵梧桐树,中有一铁香炉。进洞后即正殿,其中供奉释迦牟尼佛,左右分别为玉帝、祖师、观音菩萨和三仙娘娘。在正殿后面有两条隧道,行五余丈,可见溶洞钟乳石自然景观。
家洞宝泉寺的香火一直燃烧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是宋河镇一处很有名气的佛教圣地。可惜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将其毁于一旦,寺庙全部被拆除,僧人圆寂的葬岗被砸破,距今约600年历史的古刹顿时消失了。
在本世纪之初,常家洞附近的常姓村民发起重建宝泉寺的倡议,得到了当地村委会的批准,乡亲们积极响应。几户常姓村民共捐款几十万元,在遗址上重建了宝泉寺,恢复了昔日旺盛的香火。宝泉寺掩藏于常家洞中,寺门矗立在山崖峭壁之中,仿古建筑,蔚为壮观。洞内供奉数尊菩萨,香烟缭绕,显得几分神秘,吸引众多香客前来朝拜。在宝泉寺右边石壁上,依石阶而上,可到香福洞,洞内供奉如来佛祖,供游客拜佛祈福保平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