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冶铸

家乡区县: 佛山市南海区

  佛山冶铸文化源远流长,有关炒铁铸铜的传说、奉祀、街名及文物古迹,至今可见。佛山市区新安街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还是一条打铁街,打铁师傅云集于此。街上有座"国公古庙",始建于明,清代以后多次修葺扩建,现存山门、香亭及大殿等主体建筑。明清时期,该庙是佛山打铁行业的师傅店。相传唐代开国元勋、鄂国公尉迟敬德是铁匠出身,后来被奉为打铁行业的祖师。该庙是佛山炒铁业神诞活动及祭祀祖师的重要场所,庙前原有的大戏台及大地堂,为演戏用。现庙内尚存载有清同治年间炒铁业18行捐资修庙的碑记一通,对研究当时炒铁的规律及其分工以至行业、行业神崇拜的习俗有重要价值。在不胜枚举的佛山冶铁产品中,如今仍存留在广东的大约可分为5类:(1)铁铸千佛塔;(2)铜、铁钟鼎,大香炉;(3)铜、铁神像;(4)铁铸千僧锅;(5)铜、铁铸大炮。韶关马坝的南华寺保存有5层5米高的佛塔,就是元代佛山所铸。在钟鼎中较著名的,有广州五仙观的明初大铜钟重5吨、罗浮山冲虚观的明代大铜钟、佛山祖庙的明代大铁鼎。最令人瞩目的,是祖庙里2.5吨重的北帝铜像。此外,铸于清代的镇庙之宝,2吨重的铁香炉,以及从数千斤到万多斤重的铜、铁炮等。至今人们还可以在虎门炮台、沙面堤岸、五层楼下和广东省博物馆内,一睹昔日佛山铸炮的雄姿。在佛山的古街道,有不少街名都与铸铁有关,如铁砧街、铁香炉街、铁门链街、铸犁街、钟巷、针巷等,说明佛山早就成为岭南铸造和锻造的生产总汇。

abby(2014-11-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