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歌手--许巍

家乡区县: 西安市长安区

许巍,1968年7月21日生于陕西西安。内地摇滚音乐界的重要人物。1995年,许巍作词作曲的《执着》被歌手田震唱红大江南北,并有机会签约红星生产社出版了首张专辑《在别处》,立刻引起了轰动,专楫在无任何的宣传情况下,销售量达50万张。近年,许巍一直活跃在歌坛,不仅不断发行自己的音乐作品,还不忘向歌坛输送好歌好曲。1998年更作为流行乐界仅有的二位作者,其作品和崔健一起被选入中国当代诗歌文选。

1968年7月21日,许巍生于陕西省古城西安。

1984年:许巍十六岁时开始练习吉它,接触摇滚乐。

1986年的4月:获西安市第一届吉它弹唱大赛二重唱一等奖,这之后他写出了平生的第一支歌。

1988年:许巍接触到了摇滚乐,受到巨大的冲击,从此便立志做音乐人。

1990年底:许巍从部队复员开始了职业吉它手的生涯,他的吉它技巧是西安音乐圈中公认最出色的之一。

1991年:创作了《Don't Cry Baby》、《夸父》、《流浪》和《童话时代》等上百首歌曲,成为当地最高产的音乐人。

1993年6月:许巍召集了西安所有最优秀的乐手,组成“飞”乐队,其中有边晓琳等人。他担任主唱和节奏吉它手并负责词曲创作。

1993年12月5日:“飞”与其它三支西安乐队在西安外语学院举行了组队以来的首次公演,在一千人的剧场内挤满了三千名观众,“飞”表演了五首许巍的作品,许巍的出色表演和他独具魅力的作品成为了当晚最受欢迎的乐队。1994年2月:“飞”赴成都做宣传性的演出,非常轰动,演出后乐队接受了成都电台及各大报刊杂志的采访。其中边晓琳因个人情况便退出了乐队。

1994年5月:“飞”接受日本《Voice》杂志的访问。

1994年7月:乐队赴银川参加“西北摇滚节”与另外三支来自兰州、宁夏和内蒙古的乐队在银川体育馆演出,“飞”的压轴表演极为出色,引起当地媒体的瞩目,演出后乐队接受多家媒体访问,演出的现场录音及乐队专访在银川电台播放。回到西安后,乐队接受了陕西文艺台的直播访问,乐队歌曲的Demo也在电台多次播放,反响强烈。同时,许巍开始在文艺台担任嘉宾主持介绍西方摇滚乐。

1994年10月:许巍携作品来到北京,与红星生产社接触,其作品超乎寻常的魅力使红星公司听完马上宣布准备签约。

1994年11月:北京的众多顶级乐手纷纷表示愿意参与许巍作品的录制,不久就推出了《两天》与《青鸟》。一时间许巍的名字随两首单曲迅速窜红与大江南北。而且这两首作品又都成为了每个弹吉他的乐迷们最爱演奏的曲目,浓厚的人文色彩使他成为和崔健、郑钧、张楚等同等级别的当代青年音乐偶像。

许巍在音乐道路上的坎坷颇令人唏嘘,1994年底,当这位西安的音乐才子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到北京寻求机会的时候,他的音乐才华就备受圈内人瞩目,之后便是签约,推出专辑并获奖,他的作品《两天》的歌词还被文学专家选进《中国当代诗歌文选》。在外人看来,许巍已然踏上一条飞黄腾达的成功之路,却不知道在这一路上许巍经历了什么样的迷茫、绝望、穷困和艰难,一度,不堪压力重负的他曾深陷抑郁症的痛苦之中。他的才华与命运不公际遇之间的反差,令众多关心他的人感喟不已,也正是因为如此,朋友和亲人的关心和鼓励,最终帮助许巍成功地重返乐坛。

如今的许巍也算得劫波渡尽到达了安宁的彼岸,2002年他推出了自己的第三张专辑《时光·漫步》,顿时好评如潮。2003年,在第三届音乐风云榜颁奖礼上,他一人获得11项提名并最终夺得包括“最佳摇滚乐歌手”、“最佳摇滚乐专辑”在内的四项大奖。这一次的辉煌,标志着许巍成为业界和大众都认可的著名音乐人的开始。去年当许巍推出自己最新专辑《每一刻都是崭新的》的时候,一次个人小型音乐会的举办,使外界发出了要他举办个人演唱会的呼声。今年8月13日,他的第一场个人演唱会将在工人体育馆开场。一切来得自然,许巍却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他的音乐随着人生的变化和世界观的改变而变得越来越温暖、舒适和清澈,然而,却有一些原本对他早期充满了绝望与躁动的音乐死忠的乐迷埋怨,许巍不摇滚了。为了推广自己的专辑,许巍让公司企宣带着四处做宣传,那对于他来说大概是第一次。我们的采访约在一个快餐店,生涩的明星和生涩的记者相向而坐,我们天一句地一句地聊着,他一边还小心翼翼地吃着一个热狗。我们聊些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他那天的样子,他披着一头那时候摇滚歌手标准的披肩发,不知为什么,我清楚地在他身上看到一种叫做善良的东西。

后来许巍在一家迪厅开了专辑的发布会,他抱着吉他高高地坐在一个台子上,一束射灯从他身后射向人群,许巍唱着《执著》、《两天》、《我的秋天》、《在别处》,远远地看着他,仿佛一个孤独的神。周围的人不咸不淡地聊着,不错,是啊,他还真不错。

后来就听到许巍生活变得颓废的消息,虽然那时候听到摇滚乐手颓废并不是什么新闻,但议论的人们口中却有着对许巍的惋惜,因为他有才华,总不愿他就如此沉沦,总希望他能做出好音乐。模模糊糊的那时候大家有一种意识,摇滚是一种精神,但做摇滚乐的人生活应该健康。

《在别处》的发行除了在业界带来好口碑之外,并未给许巍带来多少实际的利益。公司的推广以及当时音乐环境等诸多不利因素,许巍略嫌超前的音乐在当时并未获得大众层面的认可,他并未因此过上有演出的生活。在中国,有演出是一个歌手赖以为生的先决条件,市场环境的不佳使得出唱片反而成为赔本的买卖。许巍没有演出,只靠少得可怜的唱片版税生活,很难想象,他穷得连门也出不了。他只能每天自己躲在屋里看书、练琴,连朋友找他出去,他都只能说,还是你来吧,我身上钱很少,去了你那儿,我就回不来了。

比生活穷困让他更加难受的,就是精神上的迷茫。为了音乐的理想,许巍曾经不惜叛逆家庭、放弃上大学的机会,他曾经当兵,曾经作为职业吉他手在全国四处走穴挣过钱,他曾经组过摇滚乐队风光一时,也曾在生存压力面前遭乐队成员弃之而去。几经沉浮,许巍带着音乐理想来到了中国流行音乐的中心——北京,他获得签约,发行了唱片,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以为他的理想终于得以实现的时候,他却发现,自己的音乐没有多少人理会,自己没有演出,没有生活来源。困居北京,许巍不知道自己的音乐方向在哪里,生活方向在哪里,他的幻想在破灭,似乎也没有人能帮助他改变这一切,他在自己内心的希望和绝望之间挣扎。“这么多年你还在不停奔跑,眼看着明天依然虚无缥缈,在生存面前那纯洁的理想,原来是那么脆弱不堪。”许巍在《那一年》中唱道。

?(2014-11-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