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的故事

     在宁城,革命烈士高桥,可以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高桥,本名高明海,又名苏然、徐文良,1913 年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1931年,日寇侵占东北后,他即去翼东寻求革命。1937 年在黄埔军校洛阳分校毕业后,1938 年在翼东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斗争。在参加革命的五年中,他参加了数十次战斗,打日军车,伏击日本池贤吉第九旅团,连连获胜,威震敌胆。

1943 年5 月,高桥率新组成的翼东军分区第三区队,来到承、平、宁一带开展工作。这期间,他们袭击了宁城三座店的鸦片组合,在黑里河全歼一支警察讨伐队。

9 月13 日,高桥奉命用诱敌围歼的战术,拔掉宁城石佛乡境内的谢杖子据点。为了引蛇出洞,部队故意大摇大摆在路上走,并到铁杆汉奸伪甲长王连家。果不出所料,部队刚走不久,王连就去给敌人报信。十五日天不亮,就见谢杖子据点里灯火通明,人喊马叫,敌人“上钩”了。

天刚拂晓敌人就出动了。途中,日军发现了游击队,守备队长山本挥动战刀指挥日军射击。游击队战士一枪不发,佯做惊慌溃退,把敌人引进了包围圈。高桥大喊一声:“同志们打呀!”。早就憋足了劲的战士们奋力投出手榴弹,把伏击圈里的鬼子炸得血肉横飞。没等敌人清醒过来,高桥组织发起了冲锋,经过一场肉搏战,战斗取得了胜利,不但打死了山本和一名叫东山岛的军官,还消灭了25 名日军,缴获了一批武器装备。这次战斗打的干净利落,当地老百姓说八路军是“飞兵天将”!

高桥领导的三区队,在宁城的驿马吐川打掉了一个警察分驻所,击毙日军九人,俘伪军十几名后,高桥又和马骥领导的七区队会合,消灭伪军一个连,缴获了两挺重机枪和多支其它枪支。

为了解决部队紧缺的给养,给敌人以打击,承、平、宁工委决定攻打防御力量薄弱,并有物资仓库的宁城(今宁城县小城子镇)。

1944 年2 月5 日,高桥率三区队向小城子集结,晚九点进入阵地。敌人有的已进入梦乡,有的正饮酒作乐,战斗突然打响,敌人手足无措。经过四五个小时的激烈战斗,部队顺利拿下仓库,兴农合作社和鸦片小卖所,并打开仓库,将库内布匹、毛巾等物资扛走。地方干部也准备二十多匹骡马,将物资运往根据地。同时我军还缴获伪币十万多元和一大批鸦片,烧毁日军汽车一辆,并将一些物资分给了群众。2 月6 日4 时,高桥命令部队撤出战斗,这次攻打宁城(小城子)的战斗震慑了敌人,影响很大。延安《解放日报》刊发了打下宁城的消息。

高桥率领的抗日武装三区队,连续沉重地打击了敌人,使敌人闻风丧胆,高桥成了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恼羞成怒的日寇,纠集重兵进行报复性围剿。在敌我力量对比极为悬殊,供给极为困难的情况下,高桥仍率领战士们翻高山,钻密林,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

1944 年3 月28 日,高桥和部队在宁城布日噶苏台老西沟休整时,被前来围剿的刘奇讨伐队探听到了行踪,3 月29 日下午,敌人重兵包围了老西沟。由于大雪封山,加之高桥身患疟疾行动不便,在突围中,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1 岁。

1945 年日寇投降后,在群众的帮助下,于八里罕立碑安葬了高桥同志的遗体,解放后,县政府将烈士遗骨迁往宁城首府天义,并修建了高桥烈士陵园,烈士牺牲地也改名为“高桥村”,以使后人铭记他的功绩,缅怀这位为国捐躯的先烈。

辛德慧(2014-11-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