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在每个人的生命中不可或缺,它自由地穿梭于大街小巷之中,为懦弱者带来自信,为孤独者送上幸福,金灿灿暖融融,洒向人间都是爱。
一米阳光爱心社始创于2009年7月,是一个以网络为沟通平台,开展慈善公益活动,宣扬志愿精神的社会公益团体。成立以来,一米阳光爱心社始终坚持“有尊严地帮扶”理念,为实现“人人志愿、志愿人人”的社会新风尚奉献力量。
饿着肚子理衣裳
11月9日是公民慈善日。那天,一米阳光爱心社的成员们相聚“捐衣吧”,整理着爱心市民送过来的衣服,他们要打好包,送往江西、甘肃、吉林等地。一米阳光爱心社的负责人宣学军和他的伙伴们为此牺牲了周末休息时光,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很多时候,忙着整理衣服不知不觉就过了饭点,大家也不会喊一声饿,就算饿了也要坚持整理完才能安心吃饭。”宣学军笑着说。
为了西部山区那些缺衣的老人和孩子,“一米捐衣吧”在全市设立6个站点,常年接受市民捐衣。截至目前,已经组织、参与整理衣服活动30余次。
一碗饺子传真情
7月20日,一米阳光爱心社来到枫桥镇石峡里村,和当地的留守儿童一起动手做饺子。当“一米饺子”出锅后,再由这些孩子一碗碗盛好,给村里的老人送去。
为什么要开展这样的活动呢?原来,一米阳光爱心社倡导的是“有尊严地帮扶”,在“一米人”眼中,每一个受助者都值得被尊重,而不光光是物质上的资助。爱心社里考虑再三,最后选择了做饺子、送饺子的方式,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接触他人的机会,使他们更自信,也懂得尊敬、关爱他人。
到现在为止,“一米饺子”已经送到了东白湖、东和、马剑等镇乡。下一步,一米阳光爱心社正在策划众筹“一米阳光公益饺子馆”。这也是民间“自造血”公益的一种途径。宣学军说,等这个公益饺子馆建立后,市民购买一次饺子的行为就意味着二次捐助,所购买的饺子由“一米人”负责送到指定的受助者手中,赚出来的钱则将成为“一米阳光”爱心基金,捐助给其他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一米板友献热血
一米阳光爱心社还有“一米温馨乡村行”、“一米板友会”、“一米心愿树”等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其中,“一米板友会” 的成员都是无偿捐献血小板的志愿者。还记得本报多次报道过的两名诸暨白血病女孩许洁、邵栩萍吗?她们也是“一米板友会”的受益者。
去年6月8日,6名“一米板友会”的志愿者早早来到位于杭州武林路的省血液中心,填表、体检、化验。原来,当时许洁、邵栩萍的血小板计数跌到低谷,如果得不到及时救助,将有生命危险。其中一位名叫夏海的志愿者说,得知有两个诸暨的白血病女孩,血小板计数很低后,就立马发动“一米板友会”的成员,共同来献血小板。另一名志愿者“醉蟹”这样说:“捐血小板又无害于身体,能帮得上那两个女孩的话当然要帮了。”
爱心队伍慢慢在壮大,这支团队也日趋走向成熟。去年,一米阳光爱心社获得了市志愿者协会“优秀志愿团队”称号,还获得了绍兴市杰出志愿服务集体和“最美暨阳人·身边的好人”团队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