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人常说,高山云雾出好茶。茶农和茶商也喜欢将“高山茶”作为卖点。“这是很有道理的。”市农业局茶叶站站长何乐芝说。据何乐芝介绍,海拔愈高,气压与气温愈低,而降雨量和空气湿度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超过一定高度又下降。山区云雾弥漫,接受日光辐射和光线的质量与平地不同,常常是漫射光及短波紫外光较为丰富,加上昼夜温差较大,白天积累的物质在晚间被呼吸消耗的较少。因此,高山茶的品质是芽叶肥壮,滋味鲜爽,香气馥郁,经久耐泡。当然,茶叶的品质也非海拔愈高愈好。“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研究结果,海拔800米左右山区的茶叶品质较好。我们诸暨境内小山峦众多,最出名的是东白山,最高海拔1194米,东白山石笕岭茶园海拔为782米。”何乐芝介绍道。其实,诸暨另外还有许多产高山茶的山峦。赵家境内有宣家山;马剑境内有龙门山;店口、次坞、直埠三个镇交界处有杭坞山;同山境内有日入柱山(即现在的仙日山);枫桥境内有梓坞山;大唐境内有鸡冠山;草塔境内有扁担山(南山青山交界处)等众多山峦。南宋《剡录》中称诸暨东白山之石笕岭茶为“越产之擅名者”;明隆庆《诸暨志》记载:明时,东白山茶充作贡品,岁进新芽肆筋;清光绪《诸暨县志》记载:邑茶之著者石笕岭茶,东白山茶,宣家山茶,日入柱山茶,梓坞山茶;《诸暨民报五周纪念册》记载:茶以太白山产者最上,质味皆佳,杭坞山次之,鸡冠山、扁担山又次之。其实,1998年以前,石笕茶是诸暨唯一的历史名茶。1998年以后,诸暨先后引进了不少名茶品种,像龙井43号、浙农117号、浙农139号、中茶108号、乌牛早、银霜、白茶等,我们通常把会稽山脉十里坪的龙井茶、龙门山脉的针型茶和东白山脉的石笕茶称为诸暨的“三大名茶”。而这两年,野生茶开始崭露头角。“野生茶就是自然生长在高山上,不经施肥施药的茶,不仅绿色无公害,它的氨基酸含量比普通茶来得高,喝起来味道更鲜香。”何乐芝说,而这两天她正忙着和农业局的同事一起到各茶园指导野生茶的炒制。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