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之城 山水园林的宜居之地
“惊艳是家乡带给我的第一印象……”2014年春节前夕,“北漂”多年的蒲玉梅回到了久别的故乡,乘着崭新的出租车穿行在熟悉而陌生的大街小巷,记忆中凹凸不平、垃圾遍地的街道被郁郁葱葱的行道树、风貌统一的商铺、宽敞整洁的街道代替,当莲花湖山水相映、城湖相依的景致出现在她眼前时,她忍不住惊叹:“就像建在山水画里的城市啊!”
令蒲玉梅等返乡人士惊叹的西充变化,来自该县主政者为城市发展所规划的生态化蓝图。近年来,该县致力于打造“山在城中、城在园中、山水相依、绿色满城”的生态城市,在拓展城区面积的同时坚持规划超前、绿化先行。
走进北部新城,宽敞大气的园林式绿化带沿着街道延伸,高大的乔木、造型多样的灌木和各种应季花卉俯仰生姿,行步道、休闲长椅一应俱全,在建的文博馆、档案馆、商业综合体等建筑掩映树丛之中,实现了园林与城市的和谐相容。而伴随着10公里城市生态圈、“两河”生态景观长廊、城北湿地公园、生态公园、九龙湖景区植物多样化改造等生态项目的推进,西充县城南有莲花湖、东有九龙湖、北有湿地公园、西北有化凤山森林公园的生态格局日渐清晰,“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生态城市已然初现。
同时,该县将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年’活动,继续在县域范围内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中小河流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青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等生态项目工程,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提高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实施重点区域“三年禁伐”等措施,以加快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建设。 产业之城 生态经济的绿色崛起
青山绿水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人居环境的赏心悦目,更是绿色经济的崛起腾飞。
长坪山坐落于槐树镇狮子湾村,沿着产业路路蜿蜒而上,绕过郁郁葱葱的柏树林,远远地就能看见丰源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栅栏围就的山间林地里,成千上万的土鸡正疯跑追逐。
“没有任何污染的山林特别适合放养家禽,这里出产的有机土鸡肉质鲜美,每公斤价格高达90元,在大城市是供不应求的‘抢手货’。”该镇负责人告诉记者,乘着西充有机食品在国内知名度日渐攀升的“东风”,拥有“有机禽蛋之乡”之称的槐树镇已发展家禽规模养殖户30余家,全镇年出栏家禽近100万只,产禽蛋近800万枚,总产值近1000万元。
在该县,散布于山水田园间的农业产业园区比比皆是,槐树禽蛋只是该县的特色产业之一。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绿色征程上,该县始终将有机作为产业崛起的强大引擎,集中打造粮油、果蔬、蚕桑、畜禽、水产等特色优势产业,先后培育广丰、龙兴、丰慧、百科、航粒香、广基等农产品生产型龙头企业,培育丰源禽蛋、百科牛奶猪、葵花鸡、莲花茶、广丰蔬菜、航粒香大米等特色农产品品牌,“二荆条辣椒”、“充国香桃”、“西充黄心苕”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登记,富硒猪肉、“竹娃娃”竹笋等被上海有机博览会评为最受欢迎产品……
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是涉农工业和乡村特色旅游业的蓬勃兴起。该县引进的星河科技、宏森双胞菇、琦香纱丝业、红鼎天辣椒、天盛竹业、光友粉丝等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产值喜人;古楼桃花源、百科生态园、莲池玫瑰园、中国有机生态循环第一村等乡村旅游观光产业正迅速发展。起于“农”而不拘于“农”,在工业园区,九天真空、展登服饰等企业产销两旺,通光光缆、九盛通信等企业建成投产,江苏旷达、多福油脂等企业正积极建设,该县正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建设,启动6平方公里精密制造园建设,将围绕精密制造、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等主导产业,大力招引创新型、智慧型、环保型新技术企业,着力打造新型工业产业集群。 文化之城 多元融合的繁荣丰富
2013年6月,西充大手笔启动西充“中国微电影城”建设,计划投资3亿元,在5年内建成集旅游观光、主题文化、微电影产业、酒店集群、城市综合体等多产业聚合的文化产业“航空母舰”,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将带来300万稳定的客源,年游客接待量将超过1000万人次,年消费品交易额和投资额有望突破40亿元以上。去年12月8日,西充正式获得“中国国际微电影创作拍摄基地”授牌。
西充何以承载起这一文化产业的“航空母舰”?对此,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许柏林认为,“西充的本地特色、历史文化、自然山水等都是叠加给电影创作者的影像素材,其丰富的本土文化构成了发展微电影产业独具特色的基础……”
据该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平介绍,该县不仅拥有以纪信为代表的忠义文化,以张澜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降龙板凳龙、剪纸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以唐代高僧何炯为代表的宗教文化等历史的传承,更有以古楼桃花园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文化,以广场活动为代表的群众文化等新兴文化。
文化的多元繁荣无疑是一种得天独厚的资源,如何开发这一资源,使之在丰富城市人文内涵的同时,提升城市的品牌影响,将文化的软实力转变为品牌的竞争力?该县主政者们早已成竹在胸:“要加强文化产业建设,集中打造以九龙潭景区为重点的生态文化,以纪信故里为重点的忠义文化,以张澜诞生地为重点的红色文化,建设一批文化旅游、影视娱乐等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基地,努力培养创意文化、网络文化等新兴文化业态。”把西充打造成为中国西部唯一绿色汉城,川东北创意文化第一县。
沿着这一思路,该县先后荣膺“中国(纪信)忠义文化之乡”、“CCTV年度品牌城市”,创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举办央视“美丽乡村快乐行 走进西充”、南充市第五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暨西充先首届桃花节,拍摄电影《凤凰情》,启动凤凰山文化旅游开发、多扶影视文化产业园、多福古镇、现代主题游乐园等一批文化标志性项目的建设,策划筹办中国国际微电影大典、第二届“多彩西充 幸福家园”广场文化活动……一座多元繁荣的文化之城正崛起于这片沃土。 幸福之城 百姓安乐的美好家园
“让每一个勤劳努力、善良纯朴的西充人处处都有好环境,家家都有好收成、天天都有好心情、人人都有好发展。”这是本届县委、县政府主政者们对68万西充人民的庄重承诺,事实上,无论是生态文明强县的创建,还是现代化产业集群的打造,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创造出令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走进位于凤鸣镇的双龙桥村,具有川北民居风格的乡村别墅群依山傍水,家家户户楼前悬挂着的火红灯笼,象征着红火幸福的新村生活。这里的村民大多实现了从普通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转型,过着住别墅、按时上下班的惬意生活。
双龙桥村既是该县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示范样板,更是该县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实施民生工程的一个缩影,在这里,幼儿园、村级卫生室、农家书屋、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群众的满意度才是硬指标”,该县主政者始终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追求”,以解百姓之需为目的,加快推进标准化社区书屋、村级卫生室、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安饮工程、张澜学校、农村幼儿园等民生工程建设,以解决群众的文化、就医、住房、饮水、子女入学等需求,并计划在乡镇建农村空巢老人幸福院以拓展养老服务平台,在县城建大型公共停车场以解决市民停车难,完成张澜路、鹤鸣路小区断头路建设解决群众行路难……
循序推进件件落实的民生工程,让西充人的生活发生着可喜的改善,幸福指数正不断攀升,正如县委书记韩伦红所说:“要让每一个西充人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