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人文精神应与时俱进(一)

家乡区县: 浙江省诸暨市

舟山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诸暨老乡袁惠萍,不仅工作出色,当选为舟山市出席省党代会的代表,而且乡情特别浓,凡是诸暨老乡去该院看病就医,她不管多忙都会抽出时间去探望,并加以照顾。图为她在看望住院的诸暨老乡。 说到在外工作创业的诸暨人,那可真是一支庞大的队伍:它足足有20多万人之巨,他们如蒲公英的种子散落在祖国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们炫目的人生光华是诸暨的骄傲;而更令诸暨骄傲的是,不管岁月变迁,不管关山阻隔,这些游子家乡的音不改、诸暨的魂不变,他们的生命和暨山诸水同呼吸、共成长。

这不,这次,家乡开展人文精神大讨论,立即引起了在外工作的诸暨籍人士的关注,先有北京的葛焕标将军投书本报参与大讨论,现又有这些旅居在外的诸暨游子回到家乡,聚在诸暨人联谊会,座谈人文精神大讨论,为诸暨人文精神大讨论建言。由于这些游子目前大多在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业单位中担任要职,他们本身文化知识丰富,又经历过不同文化背景的冲突,可谓见多识广。讨论中,他们结合自己工作实践和研究领域,从多个角度畅谈了自己对诸暨人文精神的认识及我们应如何树立、弘扬积极的人文精神,他们那真挚的情感、中肯的意见,令人感动,予人启发。

“ 吃力”未必要“讨好”

深圳(广州)诸暨人联谊会会长 方马忠

“吃力不讨好”是诸暨民间传播较广的俚语。何谓“吃力不讨好”呢?人们常举的例子是:夫妻吵架,你去劝架、评理,指出双方的是非,不久这对夫妻和好了,却反过头来认为你当时的评判是不恰当的。这就是吃力不讨好!也有人说,热心的诸暨人爱出点子,出了点子别人学了去,最后成功了,可人家却谢谢都不说一句,这也属于“吃力不讨好”。

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我们做不做呢?在诸暨人文精神大讨论的今天,我们有必要辩证地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诸暨人“重情重义,乐善好施”,“吃力”是肯定的,但是,如果事事都先考虑能否讨到好处,对自己是否有利,那诸暨人的“刚直豪爽、敢作敢为”的人文精神恐怕也就无从谈起了。就企业来说,如果人人都怕吃力不讨好,那创新的活力就会被扼杀,企业就不会向前发展。就政府部门来说,如果每个公务员做事都想讨点好处,都怕担责任,那谁还会主动为百姓服务?谁还算得上人民的公仆?所以,我觉得我们应倡导一种主动做事,不图回报,不计个人得失的人文精神。只要你做的事情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哪怕个人吃点亏也要勇敢地去做,这才是诸暨人的“豪爽”!

个人以为,“吃力不讨好”如果理解成“吃力,不讨好”,那它就成了一种境界,一种美德。

“当真”“木柁”最可爱

武汉第二炮兵指挥学院教授 宋恩夫

说到我们诸暨人文精神,首先要谈谈诸暨人的“当真”精神。每当诸暨人在一起要干一件事较起劲,或者托别人要办一件事对方满口答应时,都会脱口而出:“当真?”对方也会斩钉截铁地说:“当真!”言简意赅,道出了认真办事的姿态。诸暨人这种“当真”精神,是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一句名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人最讲认真。”正是这种求实态度和认真精神,才使古越大地有今天这样“俱往矣”的创业发展。如今,诸暨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今后要继续“当真”,用义无反顾、争创一流的精神,建设和谐新诸暨。

其次是“木柁”品格。诸暨“木柁”是周边萧山、绍兴等县市人们送给我们的别称。乍听,心里很不是滋味,细想,这种“木柁”品格,正是诸暨人发奋努力,艰辛实干的真实写照。也正是这种“笨鸟先飞”,“以勤补拙”的勤奋精神,造就了诸暨人走在时代前列的今天。 当今,建社会主义大厦,就得要有像精卫填海那样“木”,像愚公移山那样“傻”的精神。时代需要诸暨人的“木柁”品格。

拥有“当真”精神、具备“木柁”品格,这样的诸暨人最可爱,这样的诸暨人是我们诸暨人文精神的精华。

海霞(2014-11-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