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资源
泾河、黑河、南河穿流县境,库、塘、井、泉、窖遍布各地。河流、井、泉分布规律,大体与地表径流相适应,属黄河水系。全县水利资源较为贫乏,且开发利用困难,多数地区属于旱作农业。全县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总量为3944.18万立方米(不含重复计算的泉水出水量325.6万立方米),人均281.03立方米,亩均103立方米。全县可控制利用的地表、地下水资源量1056.83万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26.8%。
长武水资源比较贫乏,大气降水分布不匀。泾河、黑河、南河穿过县境,流量变化悬殊。雨季大量泄洪,旱季普遍缺水。由于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植被遭到破坏。干旱对农作物影响较大,以雨养旱作农业为主。往昔,遇旱求神“祈雨”,靠天吃饭。民间虽有修地、堵埝埂等农田水利建设经验,但零星分散,抗旱效果甚微。民国十二年(1923年),胡家河村村民胡蕴章极力倡导修建的广仁渠竣工,开创了小型水利灌溉事业的先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