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名人 魏兰

家乡区县: 浙江省云和县

魏兰(1866--1928),字石生,清末民初革命家。浙江云和县人。光复会领导人之一,辛亥革命时期浙江军政府咨议、都督府参谋长。1884年,魏兰19岁,赴府考,不作命考之题,却在卷上信笔画了一幅“云和县全图”交差,不料巧遇考官知音,破格录取为秀才。1906年夏,为筹募资金,魏兰只身奔走南洋。得爱国华侨叶朝晖先生热助,在“中华学堂”任总教习。1904年旧从日本东京返国,会见蔡元培,共商江浙反清计划。魏兰与蔡元培、陶成章一起在上海创立光复会,创办“利用实业织布学堂”“云和习艺所”,为推翻清朝建立共和,两次东渡日本,六载常驻南洋,西走长江,北上燕京,荡尽祖业,历尽艰险,开创实业,为振兴中华而鞠躬尽瘁。 云和魏兰墓地

1884年,因父命难违,赴府考,他不作命考之题,却在卷上信笔画了一幅“云和县全图”交差,不料巧遇考官知音,破格录取为秀才。父亲却因此而大怒,责骂不已,魏兰因感而作:“挥毫尽痛快……”表明自己无意于仕途,志在寻找报国之门。

  1904年,蔡元培在上海告知,黄兴拟于西太后七十寿节在长沙发动双十起义,约陶成章、魏兰在浙举义响应。但是黄兴在长沙双十起义失败,双龙会首领王金宝在处州就义。魏兰作《白墨》诗义愤明志。

  1906年夏,为筹募资金,动员爱国华侨,魏兰奔走南洋,羁身逆旅,颠沛流离,漂泊无常,因作《亡国恨》。幸得在泗水开药店的爱国华侨叶朝晖先生热忱相助,顺利到达瓜哇涑里地,在“中华学堂”任总教习。

  创办先志学堂:冒着清政府“随时获到,就地正法”的风险,魏兰于1904年旧从日本东京返国,在上海会见蔡元培,共商江浙反清计划,并与陶成章去浙西浙南农村,联络会党龙华会、双龙会,准备武装起义。为培养革命干部,魏兰变卖田产,在原云和箬溪书院创办“云和先志学堂”。陶成章化名启东,以教员身份培养革命人才。各地志士纷纷云集,隆盛一时。先志学堂成为革命党人在浙江建立的最早据点,并为以后开办革命学校积累经验。

  创办“习艺所”:1906年,魏兰在绍兴与秋瑾、蔡元培商议决定在浙南建立革命据点,以便与全省呼应。魏兰回云和讲授日本的先进工农业产技术,写了一批小丛书,并同梅汝霖在云和镇下街五殿创办“习艺所”,请来外地师傅教民制造肥皂、雨伞、粗纸、铁器等日用品,使云和经济逐渐走向繁荣。

  创办“云和中学”:1921年春,魏兰创办“云和中学”,地点在今实小。教员大多是本县留日学生。开办的课目有数学物理、化学、英文、国文、历史、地理、体操等。当时学校学生均为男生,为使女孩能学习文化,魏兰又创办了“益智女校”。在创办学校的同时,特地让妻子范月湖在上海沈家门公司学习制织花边,回云开办“定兴花边厂”,广招女孩织造产品出口。

  设计建筑“白水堤”:1922年春,云和大旱,富家乘机囤积居寄,米价暴涨,饥民求乞倒毙途中无数,魏兰抵押身家房产,借粮平粜,压低粮价,并动员富户平粜,使全县饥民度过灾年。因感于饥荒,他决心发展农业,为振兴山区经济出力,倡议建造西门白水堤,该堤经过两个冬季施工而成,既保护云和镇的安全,又开垦了荒地数十亩。同时兴办家庭林场,规模发展雪梨,召集日本留学同学,造种、嫁接,山地溪滩大面积发展,年产二石担,“云和雪梨”始为驰名品牌。

男神wm(2014-11-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