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区是惠州市的中心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南临南海大亚湾,与深圳、香港毗邻,下辖桥东、桥西、江南、江北、河南岸、龙丰、小金口、水口8个街道办事处和汝湖、三栋、马安、横沥、芦洲等5个镇,全区常住人口11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80万人),总面积1192平方公里。
近年来,惠城区先后获得了“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国男装名城”、“中国照明电器品牌基地”、“全国最具综合实力中小城市”、“全国投资环境十佳区”、“世博中国年·最具投资价值金融生态区”、“中国可持续发展品牌区和中国最佳生态(人文)宜居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强区”、“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以及“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六连冠、“广东省双拥模范区”八连冠等一系列称号。
最早是隋开皇十年(590),在梌山(今中山公园)设立循州总管府,辖归善、博罗、河 源、新丰、兴宁、海丰6县。隋大业三年(607)改龙川郡,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兴宁5县。
唐武德五年(622)改为循州总管府,管循、潮二州、循州辖归善、博罗、罗阳、海丰、陆安、河源、石城、兴宁8县。
唐嗣圣元年(684)改为雷乡郡,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雷乡5县。
唐天宝元年(742)改为海丰郡,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雷乡,兴宁6县。
唐乾元元年(758)改为循州,辖归善、罗阳、海丰、河源、雷乡、齐昌6县。
五代南汉乾亨元年(917)改为祯州、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4县。
宋天禧四年(1020)三月,避太子赵祯讳,改为惠州,自此有了“惠州”之称。
元至元十六年(1279)称惠州路,仍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4县。
洪武二年(1369)增辖龙川、长乐、兴宁、正德十三年(1518)增辖和平县,隆庆三年(1569)增辖永安县、长宁县、崇祯六年(1633)增辖连平州。
清雍正九年(1731),惠州府辖归善、剥落、海丰、河源、龙川、长乐、兴宁、和平、长宁、永安11县及连平州。雍正十一年(1733),长乐、兴宁划归嘉应州,惠州府辖9县1州,直至清末。
1936年9月,广东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于惠城,辖惠阳、博罗、海丰、陆丰、河源、紫金、新丰、龙门8县。1947年7月,第五专署行政督察区治所在惠城,辖惠阳、博罗、海丰、陆丰、河源、紫金、龙门7县。
1950年2月,东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在惠城,辖惠阳、增城、紫金、连平、和平、陆丰、博罗、龙门、河源、龙川、海丰、宝安、东莞、从化、五华等15县。1952年,改专区为行政区,惠阳县(含惠城)隶属粤东行政公署(行署驻潮州)。1956年1月成立惠阳专区,专署驻惠城,辖惠阳、博罗、河源、连平、和平、龙川、紫金、海丰、陆丰、宝安、东莞、增城、龙门等13县。1959年3月撤销惠阳专区,惠阳县(含惠城)隶属广州;年底隶属佛山专区。1963年7月恢复惠阳专区,专署驻惠城,辖惠阳、博罗、河源、连平、和平、龙川、紫金、宝安、东莞、增城、龙门等11县。1970年10月,惠阳专区改称惠阳地区,辖惠州市和惠阳、惠东、博罗、河源、连平、和平、龙川、紫金、宝安、东莞、增城、龙门等13县市。1983年12月,辖惠州市和惠阳、惠东、博罗、河源、连平、和平、龙川、紫金、东莞、海丰、陆丰等12县市。
1988年1月,撤销惠阳地区,惠州市升格为地级市,辖惠城区(即原县级惠州市)、惠阳县、博罗县、惠东县、龙门县。陆丰划归汕尾市,河源、紫金、连平、和平、龙川划归河源市,东莞升格为地级市。
现惠城区的辖地,30年代是惠阳县的鹅岭镇、鹤峰镇、永龙乡、共和乡、四维乡,博罗县的仁爱乡;新中国成立前夕是惠阳县的府城镇、县城镇、河南岸乡、三栋乡,博罗县的汝湖乡。
1949年12月,惠城称惠州镇。1958年4月,惠州镇改惠州市(县级),同年11月复为惠州镇。
1964年11月,惠州镇再次改为惠州市(县级)。
1988年1月设立惠城区(县级),管辖范围与1987年的惠州市管辖范围相同。
2000年,惠城区辖5个街道、5个镇。
2002年,惠城区辖5个街道(桥东 桥西 江南 江北 龙丰)、5个镇(汝湖 三栋 惠环 河南岸 小金口),43个村委会、50个居委会。
2003年3月6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36号):将原惠阳市所辖的陈江、潼湖、潼桥、沥林、水口、马安、横沥、矮陂、芦洲、大岚等10个镇以及博罗县的仍图镇划归惠城区管辖。区划调整后,惠城区辖5个街道(桥东 桥西 江南 江北 龙丰)、16个镇(汝湖 三栋 惠环 河南岸 小金口 陈江 潼湖 潼桥 沥林 水口 马安 横沥 矮陂 芦洲 大岚 仍图)。
2003年12月25日,惠州市政府举行潼湖华侨农场撤场设镇交接仪式。(中共惠州市委、市政府《批转关于潼湖华侨农场移交惠城区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惠州市政府《关于同意设置惠城区潼侨镇的批复》;中共惠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撤销潼湖经济管理区的通知》。
2005年5月辖9个街道(龙丰、桥东、桥西、江南、江北、惠环、河南岸、陈江、水口),11个镇(汝湖、三栋、潼湖、潼侨、沥林、马安、横沥、矮陂、芦洲、大岚、小金口)。
2005年12月9日,粤民区[2005]62号批准同意惠城区撤销小金口镇,设立小金口街道办事处;撤销矮陂镇、大岚镇,并入横沥镇。2006年4月28日,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新横沥镇、陈江街道办事处、小金口街道办事处、水口街道办事处挂牌成立。新的横沥镇由原来的横沥镇、矮陂镇、大岚镇组成,辖区面积343平方千米,下辖40个村委会、3个社区居委会。经过区划调整的惠城区,辖10个街道办事处、8个镇,辖区面积不变。
2010年2月,惠城区区划调整,调整后,惠城区辖辖桥东、桥西、江南、江北、龙丰、水口、河南岸、小金口8个街道办事处和三栋、汝湖、马安、横沥、芦洲5个镇,总面积117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7.4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79.98万人。惠城建制于1988年,作为惠州市的政府所在地和中心区,惠城区是惠州乃至整个东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素有“粤东重镇”、“岭南名郡”的美誉。惠城区总面积1471平方公里,辖桥东、桥西、江南、江北、河南岸、龙丰、小金口、水口8个街道办事处和汝湖、三栋、马安、横沥、芦洲等5个镇,常住人口116.4万、外来人口15万。
2007年底,惠城区辖桥东、桥西、龙丰、江南、江北、河南岸、惠环、小金口、陈江、水口10个街道办事处和三栋、汝湖、潼湖、沥林、马安、横沥、芦洲、潼侨8个镇,共有社区居委会71个,村委会180个。区人民政府驻龙丰新联路1号。
惠城区地处东江中下游平原区、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地貌类型多样,台地占6成多,多分布在中部,沿江平原狭小,属东江谷地和西枝江谷地的一部分;平原近3成,多分布在沿江两岸;丘陵不足1成,多分布在北部,以东北-西南走向为主,属粤东岭谷区的一部分。地势为北西南三面向中部倾斜,形成一小盆地。东江水由北而下,到横沥镇后转往西,与西枝江合股后流往博罗。[2] [7]
气候
惠城区地处低纬的东江中下游平原区,靠近南海,属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具有春润 、夏湿、秋干、冬燥的特点。[7] 平均气温为19.5℃-22.5℃,年均降雨量1731毫米,雨量充沛,四季宜人。
水文
2007年,市区(惠阳站)降雨量1918.5毫米,比多年平均值1771.9毫米(1971年~ 2000年)偏多9%,属平水偏丰年。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降雨主要集中在汛期4~8月,约占全年降雨量79.23%,8月降雨量最多,占全年的26.18%,其次6月,占24.16%。1月降雨量为4毫米,为全年最小。惠城区年降雨量高值区在市区(气象局站),为1991.2 毫米;低值区在江北,为1645.8毫米。
汛期,惠阳站最高水位出现在2007年6月12日,水位为10.64米;最低水位出现在2007年5月22日,水位为6.67米。岭下站最高水位出现在2007年6月10日,水位为18.18米;最低水位出现在2007年1月31日,水位为12.97米。东江下游控制站博罗水文站的年径流量867.4×10立方米,年平均流量848立方米/秒,年最大流量5570立方米/秒,年最小流量126立方米/秒,年输沙量149万吨,年平均输沙率47.3公斤/秒,年输沙模数58.8吨/平方公里;西枝江平山水文站22.44×10立方米,年平均流量71.1立方米/秒,年最大流量795立方米/秒,年最小流量10.5立方米/秒。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