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奎面

家乡区县: 湖北省广水市

我是雷振华,我为广水代言。 广水奎面又名应山奎面,传说中曾被誉为“银丝贡面”。以:色泽白、根条细、不连条、不浑汤“等有点,深受消费者青睐。作为广水市有名的特产之一,奎面有其耐人寻味的典故,下面我来给大家娓娓道来。

广水市原名应山县,在漫长的岁月中,聪明勤劳的应山人创造了系列美食,应山魁面就是其中之一。据传,明末清初应山人吴太盛在四川夔州学做挂面手艺,携妻魁氏会到应山,在草街一“吴太盛”为字号开面谋生,因制面工艺为吴太盛妻家所传,故取名“魁面”。后经吴氏几代不懈努力经营和工艺创新,到清末已初具规模并小有名气。1905年京汉铁路建成通车后,朝廷重臣李鸿章巡视湖广路过应山,应山知县购“魁面”十余担奉献。李鸿章带回北京,作为地方特产敬献慈禧太后,慈禧食后赞口不绝。从此“魁面”贵为皇室食品,名声大噪。因而民间就有了“银丝贡面”之称。“应山魁面”因而鼎盛一时。 演变到现在即为奎面。

”应山魁面“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从明末清初应山商人吴太盛所经营的”魁面“到清末吴氏后人吴章焕继承”吴太盛字号,经营魁面“并作为贡品呈运慈禧品尝而受到赞美,成为皇室食品,定为”银丝贡面“,再到1915年在南京国际展销会上荣获第二名,成为面食之王。说明面食精品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工艺美术价值。昔日老人过生,妇女”坐月子“等等,都离不开应山奎面,现已成为送礼佳品。

雷振华(2014-04-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