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月柿历史

家乡区县: 武鸣县

历史上,恭城月柿在海内外都享有盛誉。吃月柿者,都喜欢吃正宗的恭城月柿,这已成了人们的时尚和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就连中国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也不例外。孙中山喜欢吃恭城月柿,至今仍无几人知晓,而他为何对恭城月柿情有独钟?要知详情,话还得从民国初年说起。
1913年,袁世凯搞复辟称皇帝,孙中山先生带着人民的意愿奋起组织二次讨袁的革命斗争。事后,孙中山又在广州建立国民革命大本营,挥师北伐,却不料,反动军阀陈炯明在广东后方发动了叛乱。1922年10月,孙中山在广州组织东、西两路革命军讨伐陈炯明叛逆部队。当时西路军由桂系部队为主体,广西籍人氏刘震寰任总司令,恭城莲花镇的何惠人出任下属第四支队司令。1923年元月4日,孙中山发出通电,下令东、西两路军出击讨伐陈炯明,于是,刘震寰奉命率西路军从广西梧州市沿西江东下,很快就攻克了广州城。随后,西路军部队又奉命驻防广东宝安、东莞、增城、石龙一线,第四支队司令何惠人兼任虎门要塞副司令,不久,又奉孙中山之令兼任大元帅府少将参军之职。
平叛获得胜利,孙中山重返广州城筹建北伐革命战争,广州一些知名人士闻知孙中山先生出生于清朝同治五年十月初六(即公元1866年11月12日)。进入1923年初冬时节,就纷纷准备寿礼,拟在广州城为孙中山举办盛大的生日祝寿活动。消息传到孙中山耳里,他严肃批评了此举,认为革命尚未成功,北伐又正处于筹备阶段,军费极为紧缺,在这种情况下还为他的生日祝寿是劳民伤财,影响不好,不利于革命。但是,各界人士的一番盛情、好意,又不能无情回拒。却之不恭,受之又有愧,孙中山便想出三十六计之上策,走为上计。他走到了虎门要塞避寿。生日这天,他在虎门要塞司令部里举办了一个简朴的生日宴会,邀请司令部军方要人,卫兵及家属共进晚餐。当时的虎门要塞副司令何惠人负责操办生日宴会活动,他深知孙中山崇尚简朴,也不敢铺张浪费。宴席之后要上些果品,他就别出心裁。事先令人备好从恭城莲花家乡购回的一批上等月柿,饭后就让侍从端上一碟三个蒸熟凉后的黄澄澄的恭城月柿,请孙中山品尝。孙中山一尝,连连赞不绝口,居然在饭饱后又一口气吃下两个半柿饼。孙中山高兴地要何惠人详细介绍恭城月柿情况,既懂医的何惠人说,月柿浑身都是宝,从柿叶到柿果都有极高的利用价值。柿叶片大而鲜嫩,既可食用又可药用,日本民间曾用嫩柿叶作食色与食物一并食用的习俗,中医学上,柿叶具有治疗胃气滞,脘腹胀痛,呕吐恶心,消化不良,咳嗽痰多,皮肤瘙痒等疾病的药用功效。月柿树干木质坚硬,光滑细腻,是制作高级家具的上好原材料。柿果用途更广,它既能生食,又可以晒制成糖分高、味道佳、营养丰富及较高健身、医用价值的柿饼。据中医临床验证,婴儿服食柿饼可治疗泻痢疾病,成人食之可强身健体,永葆青春常在,婴儿无奶水吃时,可用柿饼替代奶水,婴儿同样长得胖胖的。那情景,让当年只有10来岁的何惠人之子何汉文所耳闻目睹,当时他一进宴会厅赴宴,就先给孙中山行了三鞠躬大礼,孙中山很高兴地将他拉到身边,亲手送他一个三块光洋封包,并勉励他好好学习,将来做个对国家有作为、有贡献的人,一定要把恭城月柿发扬光大。1994年85岁高龄方去世的退休的恭城县莲花镇老教师何汉文先生,生前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都记忆犹新,感动万分。
从此,孙中山先生与恭城月柿结缘,经常提起它、品尝它。消息传出,恭城月柿从广州畅销到港、澳地区,又转销到东南亚各国,备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

赵健(2014-11-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