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市东南最高峰Y

家乡区县: 韶关市南雄市

青嶂山是南雄市东南最高峰,山体面积100多平方千米。境内以高山大地、清新山温泉、多种珍稀动物最为有名。库容达5000万立方米的瀑布水库是南雄市区人民的水源地。2003年元月,“碧水青嶂”被评选为“南雄十景”之一。2007年,广东省政府批准南雄小流坑——青嶂山自然保护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近年来,前往青嶂山的游客日益增多,凡到此者,无不为其秀美的风景和清新的空气所倾倒。沉寂多年的青嶂山,再次成为人们踏青、锻炼和休闲的好去处。
其实,早在几百乃至一千多年前,青嶂山便是人们喜欢的一个旅游景点。清道光四年刊行的《直隶南雄州志》便收录有好些有关青嶂山的诗歌,朱锡中的《九日奉陪陆孝山使君游青嶂山》便是其中之一:
秋爽肃林樾,松楸缀客裘。
去年曾载酒,此日更同游。
岂识金银气,为贪山水幽。
登高能作赋,太守旧风流。
从诗中可以看出,尽管相传青嶂山有银矿(即诗中“金银气”),但青嶂山却因其“山水幽”吸引人们“登高”“作赋”,从诗中可知,青嶂山在当时已是南雄境内著名的旅游景点了。
明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出生的沈皞日,后为清康熙年间的拔贡,官至广西辰州郡丞,擅长填词,是“浙西六家”之一。他路经南雄,也为青嶂山的风光所迷倒,并写下《游青嶂山四首》,其第一首为:
自出江城路,山深起暮寒。
村村闻水碓,树树激风湍。
比屋欣秋熟,闲居识政宽。
逢人问青嶂,曲折指云端。
在诗中,我们还可以想象昔日青嶂山的繁荣,如“凿石通幽径,依松结古祠”“高林藏石涧,俊岭隐茅堂”“斋厨僧饭足,归兴逐斜熏”,山上有“古祠”、有“茅堂”、有僧人,其中的热闹情景可见一斑。
有僧人,则应有寺宇。据《南雄诗词选》(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载“云峰庵在南雄城东南四十里的青嶂山上,唐代创建”,关于此寺,《保昌志》和《直隶南雄州志》均有记载。《南雄文史资料》第九辑刊发的《南雄境内高山、名山简介》也载:青嶂山北面山腰处,曾经建有和尚庵、尼姑庵各一座……大跃进年代,两座庵均被拆除。《直隶南雄州志》还收录了元朝南雄路知事杨泽的《云峰庵》一诗:
行行出城郭,望望隔烟霞。
绿树七八里,白云三四家。
远离城郭,与烟霞、绿数和白云相伴,山幽,水碧,心静!难怪云峰寺叫人心向神往。
明进士刘介龄则有《云峰寺》三首流传于世:
(一)
云际孤峰远,峰头觉宇开。
欲穷云外赏,乘兴拨云来。
(二)
僧舍依深竹,幽寻到竹间。
一声清磐外,人世说谁闲。
(三)
梵钟清磐落,觉路入虚明。
去往云无定,青山只自青。
三首诗不足百字,但其内容却非常丰富,有景色描写,如“云际孤峰远”、“僧舍依深竹”,有情怀流露,如“一声清磐外,人世说谁闲”“青山只自青”……遥想当年,这深林幽竹间的小小寺宇,该让多少人牵挂,且心荡神怡!
“青嶂千重扼岭东,天南郡治称此雄”(清韶州道台陈子威诗)。今天,当我们再次来到青嶂山,旧日寺宇已不复存在,但那断墙残垣,那赤壁石阶,那古堡深洞,还有那近人题写在石上和亭间的诗句……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抚今思昔,当年那悠长梵音,似乎还在山间缭绕。

游Hui(2014-11-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