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小吃

家乡区县: 陕西省宁陕县

 

  安康民间有品种繁多的风味小吃,由于地理上处于南北相间的位置,所以小吃的口味也是南北风味俱全。代表性的食品既有南方风味的糍粑、粽子、米酒、甜浆子,也有北方风味的各色面食和糕点,还有典型西北风味的羊肉泡、火烧羊肉串,而麻辣烫则川味浓厚。

瀛湖桂鱼

  瀛湖桂鱼

 瀛湖桂鱼肉质细嫩肥美,隔水蒸后以上等生油调汁,可谓色泽淡雅、香味清新。

  羊肉泡

  正名羊肉泡馍,是西北地区的特产。而安康的羊肉泡又有别于西安市一带,特别讲究汤味。

  作法是:取刚刚宰杀的羊杂,放入大锅,加上些牛羊骨头,慢火熬,待肉熟捞出剔骨,骨头入锅再熬至汤成乳白色,这才算是羊汤熬成。吃的时候,先将炕馍掰成碎块,尽量掰碎些,把熟肉或羊杂切成片,放在碗中,浇上三四遍滚烫的热汤,将肉、馍烫热,放上香菜或芹菜、蒜苗以及花椒大料水等佐料,添上满碗汤,调上盐、油波辣子,即可食用。真是汤鲜肉酥,酽而不膻,醇香绵长。原本只是冬季的御寒膳食,有暖胃祛寒之功效,却因汤中含钙丰富,如今已成为老少咸宜、倍受喜爱的四季美食,有强身健体之功能。

  每当清晨,你看那大街小巷都飘来羊肉汤的阵阵清香,诱人止步。羊肉泡最为集中也最有名气当数安康东关。那儿很有几家因其汤味浓郁,食者不断。为能吃上一碗,都得赶个早去,若是没吃上,无论如何,晚上也得补上一碗,才算解了馋。不信,你亲自去尝尝。

  紫阳蒸盆子

  紫阳蒸盆子,最早发源于紫阳县汉王镇,先是汉江艄工歇脚欢聚时的荟菜,后来发展为除夕团圆饭上的压轴菜。紫阳蒸盆子制作颇为讲究,原料须有全鸡(土鸡)、猪蹄、莲菜、红白萝卜、黄花、木耳、香菇、鸡蛋饺子、水发墨鱼及其它干菜,调料油有大茴、草果、桂皮、花椒、干辣椒、食盐等,用盆具盛之,用大锅隔火而蒸,原料和调料分步入盆,时间最少不能低于4小时。这道菜原汁原味,汤醇肉香,色香味俱佳。紫阳蒸盆子,用料之糜费,时间之冗长,程序之繁琐,做工之讲究,稍有差迟则口味大逮,非一般地域所能为,它当之不愧地成为最具特色的紫阳传统大菜。

紫阳蒸盆子

  炕炕馍

  炕炕馍又叫芝麻饼,是一种圆形或长方形的烙饼。馍上面粘满芝麻,炕炕馍,营养丰富,不干不硬,不顽不软,脆酥喷香,老少皆宜,炕炕馍制做用的是普通面粉发面,面里要掺入油酥,油酥是用少量的面粉,加进猪油、菜油、碱、食盐、五香调料等,炒制而成,炕饼时,切面一块于案上,持成小坨。两头细中间粗的小擀杖,拼成碗口大小的饼坯,再涂水粘芝麻,然后放入上下两面都有炭火的铁鏊烘烤,翻动两次,至饼面发黄,芝麻起鼓有香味时即成 。

  浆水面

  浆水面主要是用浆水菜炒的汤料上。其味酸、辣、清香,别具一格,浆水菜是用萝卜菜、芥菜加上嫩芹菜用开水浸渍后,用面汤泡制而成,浆水面入口其味酸而不涩,酸辣清香,调以手擀面,回味无穷,鲜美开胃,是安康人青睐的一种面食。

蒸面

  蒸面  

  蒸面堪称安康的第一风味小吃。在安康城的大街小巷,蒸面摊铺随处可见,蔚成一道风景。它和“羊肉泡”已成为当地人早点之首选,也是外地游客颇具口碑的风味小吃。蒸面以面粉为主料,添加少许食盐用水和成面浆,将面糊盛入表面涂擦食油的铁制或铝制圆蒸面锣里,放入在大口铁锅水里蒸,数分钟后,一圆型、清黄、柔软的蒸面即成。再配之豆芽,浇上酱油、醋、蒜泥、芝麻酱、油泼辣子即可食用。安康人的小吃,我看蒸面应该是排在第一位的。

  魔芋豆腐

  新鲜魔芋豆腐或凉拌、或晒至半干与肉同烹,色香味兼备。

  香菇丸子

  将当地特产的香菇与鸡肉混合制成,醇香滑嫩,口感颇佳。

  生煸鳝鱼

  以煸炒烹调方法制成,咸辣嫩香,柔滑味浓,淡雅卓绝,余味悠长。这道菜季节性很强,每年春季农历二月二后,鳝鱼大量上市,肉质非常鲜嫩可口。

  干盐菜

  当芥菜、罗卜缨之类的青菜大量上市时,安康家家都把青菜晾晒切碎,按比例拌上食盐、辣椒面、姜沫等装进坛内密封,五至七天取出摆开,晾干水气就可长期保存。吃时先把切好的肥肉放进热锅,等油熬出后就把干盐菜倒入将肉盖住,不要搅动,加水淹过盐菜为宜,等其煮到水干菜软时,加点葱蒜等佐料,炒后食用。味道独特,肉香而不腻,最宜佐饭。

 

马茹(2014-11-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