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二怪

家乡区县: 历城区

济南二怪
济南,一座美丽而神秘的城市,她拥有她独特的东方魅力。然而,在这神秘背后也有她的美丽。
甜沫,茶汤,这其中就有人们所不知的故事。这是属于很多老济南的故事!
甜沫是山东济南汉族传统名点,大众粥类美食。泉城二怪之一,是一种以小米面为主熬煮的咸粥,济南人又俗称之为“五香甜沫”。在济南的众多小吃中,甜沫是最具特色的“招牌”名优小吃。[
游玩济南,除了欣赏泉水甲天下的“奇”,莫忘品味济南特产的“怪”。在岁月传承的特产美食中,泉城流传着二怪:一怪是茶汤,叫茶不是茶。茶汤,以小米为主料炒制而成,因如冲茶一般,沸水一冲即熟,故名茶汤。一怪是甜沫,味道却不甜。甜沫,是一种咸粥,粥做好后主人会问“再添么儿”,指的是添加粉丝、蔬菜、豆腐丝之类的辅料,后来人们谐音成“甜沫”,因此甜沫口味是咸的,不是甜的。茶汤非茶,米香四溢更胜茶。甜沫不甜,阅尽五味方得甜。泉城二怪,是到济南必品尝的美食
明末清初,战乱连年,大批难民纷纷拥入济南,
有一家田姓小粥铺,经常舍粥赈济,灾民互相传告,来粥铺喝粥救命者增多。粥铺难满众求,便在粥内加入大量的菜叶并咸辣调料。灾民每当端碗盛粥前,见煮粥的大锅内泛着白沫,便亲切地称之为“田沫”,就是田老板赈舍的粥。时有一外地来济赶考的落难书生,也来此求得此粥,食之甜美无比,心想“甜沫”果不虚传。后来书生考取功名做了官后,又专程来济再喝甜沫时,已无昔日感觉,问其因,老板答称实是“田沫”,田姓之粥的意思。官员恍悟,当初只听音而未辨字迹之误所致,于是题写“甜沫”匾额,并吟诗一首:“错把田沫作沫甜,只因当初历颠连;阅尽人世沧桑味,苦辣之后总是甜。”从此这种带咸味的粥便叫“甜沫”了。看来,只有亲临其境,喝上这种美味的咸粥,才能感到甜沫
记忆中的甜沫并不是多么好喝,但是他确实是老济南人最喜欢和的粥。
“细碾金珠做茶汤,不禁斯文急欲尝。只恨年节无蝶至,昨夜馨香犹绕梁”。这是中国古代诗人对茶汤的不吝赞美。13日,已淡出民众视线多年的“老济南茶汤”现身趵突泉畔,中外游客在赏泉之余品尝用泉水冲泡的茶汤,成为当地冬日里的一道风景。

  下午的济南上空,雨中夹杂着零星雪花,气温降至零下8摄氏度,“有天下第一泉”美誉的趵突泉云雾妖娆。迎风舞动的“趵突泉水——老济南茶汤”黄底红字幌子格外醒目,趵突泉畔的“望鹤亭”茶社内,茶艺技师的茶汤制作表演,令此间游人驻足观望。

  “老济南泉水茶汤、五元钱一碗”,随着吆喝声,一身蓝色裙装的茶艺小姐将手中龙嘴大铜壶内冒着热气、散发着弥香的茶汤,注入桌上一个个青花瓷碗内。浓郁的泉水文化特色,不时引来游客纷纷合影留念。

  取自趵突泉的泉水煮沸后,只见茶艺师将适量的茶汤慢慢拨入青花瓷碗内,注入少量热水后,用茶匙调匀。再用回旋的手法把沸水倒入碗中,用茶匙沿顺时针方向快速搅动、调匀,取一勺入镶蓝细瓷碗,佐以熟芝麻、精细砂糖用沸水冲调,片刻工夫,便是弥香四溢。

  茶艺师刘倩告诉中新社记者,老济南茶汤相传源于明代。用热水冲熟,如沏茶一般,故名茶汤。泉水茶汤采用五谷之首的小米制作,再辅以六种配料制作而成,包含青红丝、红糖、白糖、黑芝麻、葡萄干、花生碎等。色泽杏黄,营养丰富。香气氤氲,甜透齿颊,入喉滑爽,余味持久,更兼调肠胃、助消化之功效。

  69岁的游客王玉成说,“古代,每逢年节,齐鲁大地家家户户必制做茶汤等特色膳食。遗憾的是,很多年没有见到如此多人一起喝“茶汤”的场面了。今天天太冷了,喝一碗茶汤,又香又暖,不禁想起‘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的情景,感觉很亲切。”
茶汤也好,甜沫也罢,他们代表的是济南人的低调简朴,济南人对生活的热爱!

 

Leu(2014-11-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