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面”是长治市郊各县区民间农户最喜欢吃的一种面条。这种面条是用白面、豆面、小粉混合做成的,故也称“三和面”、“杂面 ”。“和子饭”是上党地区,甚至三晋各地城镇乡村的家家户户老少都喜欢的一种晚餐夜饭,常食不厌,美不胜收。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战士和人民政府的干部,进村下乡吃派饭,在上党地区老百姓晚餐就是用“和子饭”招待他们。八十年代,国家主席杨尚昆来长治视察时,还要黎城县宾馆给他做抗日战争年代吃过的那种“和子饭”、“苦苦菜”。提起“三和面”、“和子饭”在上党还流传着一段传奇式的故事。相传,长治市城南有一座气势磅礴、雄伟壮阔的“五龙山”,山上有座飞檐挑角、流金溢彩的“五龙庙”。山下住着一户贫民百姓,勤劳善良。父善子孝,个个争着孝敬老人,父子之间、婆媳之间、兄弟之间、妯娌之间从未发生过口角。一天,婆婆把三个媳妇叫到跟前说:“明天是四月十九,五龙山有庙会,你们三对小夫妻相跟上赶会,烧烧香,求五龙神灵保佑咱们全家平平安安过好日子,保佑你们每家给我生一个胖孙孙。走时你们各家给我拿出点面粉,明天中午我们老俩口自己做着吃。”第二天一大早,大媳妇送的是白面粉,二媳妇送的是豆面粉,三媳妇送的是小粉面。媳妇们走后,中午老婆婆把三种面粉和在一处擀成薄面片,折叠起来切成韭叶条,煮熟后浇上锅内豆芽、豆腐、酸菜臊子,老俩口就吃起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