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场会议会址,原为宋泽生(宋小安)住宅,建于1912年,系四合院,四周砖砌桶墙,俗称“一颗印”房子。桶墙高约6米,内有正厅5间,厢房、下厅各3间,中为石嵌天井。桶墙左前角有碉堡、马房,右侧茂竹掩映。正厅后为花园。后山古树参天。1948年,宋家与吴家因产业纠纷,将该房拆卖。
1934年12月31日,中央军委纵队到达猴场,“左”倾机会主义领导者不顾红军面对前有重兵堵截,后有追兵的险境,不执行黎平会议《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的决定》,仍不同意过乌江,坚持在乌江南岸打游击,待机回兵湘西。过不过乌江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为此,中共中央政治局于当天下午在宋宅召开会议,再次讨论红军的战略进军方向问题。会议一直开到1935年1月1日凌晨,作出了《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重申和发展了黎平会议精神,进一步肯定了红军的战略方向,会议决定了红军的军事行动,军委必须在政治局会议上作报告,置于政治局的集体领导之下,取消了“三人团”的军事独断。结束了“左”倾路线领导者的军事指挥权,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实现党和人民军队历史上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军事上作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准备。
建国后,中共瓮安县委、瓮安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会址的修复工作,多次组织人力将拆卖的现存原房屋材料从民间逐步收回修复会址。会址于2003年修复竣工,总占地面积6667平方米。2004年陈列布展对外开放。200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5月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