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江南出了一位大画家龚贤。龚贤(1618-1689)字半千,出身官宦世家,少负才名。中年时,已名倾朝野。龚贤专工山水,尤善用墨,层层渍染,山清水秀,世人称奇。说起龚贤,许多人都知道他曾隐居金陵清凉山麓叶楼,离群索居,一派名士风度。至于他曾寓居广陵(今扬州市),并在海安一住五年,与当地名儒交谊甚笃,就鲜为人知了。海安镇古老的石板街幽静而深长。熟稔稗史掌故的老海安都知道,中大街临街的几间高大陈旧的房屋是海安徐氏住宅,当年龚贤曾在这里居住过,徐氏是海安名望族,也是州县史乘上有记载的大户人家,族中徐逸更是一名硕儒奇士。
海安虽僻于海隅,但却有甘爽醇和的天水茶,也足以令二位茶友开怀而饮了,据说,徐家炉火昼夜不灭,夜阑人静,炉上的铜壶还氤氲着白白的热气……龚贤不仅与徐逸有深厚的友谊,而且与徐家的关系密切。他曾经被徐逸请来住馆,教授徐氏族中子弟。其中与徐凝感情尤深,洋溢于楮墨之间。龚贤写过一首《留别弟子徐凝》。的确,龚贤不仅对徐姓一家有深情厚意,而且对海安也有深厚感情,他眷念海安的一草一木。在一首题为《海安》的诗中,诗人充满深情写道:“经年做客海安镇,爱此将添隐者扉。到处桑麻皆可种,当年祝友漫相依。野船月白跳鱼入,樵檐风清带鹿扫……”在龚贤笔下,鱼米之乡的海安,如诗如画,何其迷人!在龚贤的《草贤堂集》中,几乎随处可见诗人对海安风物的动人描绘、如“渚田过雨是鸣蛙,醉踏山桥看晓霞”;又如:“野河过雨阔无岸,春草随风绿到天”。写海安镇郊外的薄暮景色则有“去镇曾无十里遥,故人经月废寻招……绿水紫萍愁暮鸦,断烟疏柳失平桥”。他还以质朴晓畅的诗句,描绘了自己在海安居所的情形:“限庐浑是水,下榻便登船。午睡梦魂绿,独居性情偏。煮鱼当蔬菜,滑饭饱余年……”海安虽无雄伟山川,但这里良田万顷,草木丰茂,自有一番水乡风情。
正是这一切,牵动了这位画坛宗师的绵绵情思。龚氏不仅是一位风靡后世的书画家,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诗人和爱国遗民。一生走遍天涯海角,在海安乔寓较长,不仅屐痕处处,还留给我们许多描绘海安人情风物的诗篇。这名人的遗踪,历史的荣光,怎不叫海安人倍感骄傲与自豪?
我的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cck199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