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是个好地方!特色种种我来说,先说一下颜文姜,颜文姜祠古称灵泉庙,又称顺德夫人祠。当地相传:齐地孝妇颜文姜,孝侍公婆,远汲山泉水,不间寒暑,感动神明,泉出于室内汇流成河。文姜殁,在其草庙为神,后人在此建庙,即颜文姜祠。该祠位于博山城郊西南境内风凰山下,是一座历史悠久且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古典建筑群。
在出琉璃和瓷器的博山地区,有一座凤凰山,山前有一个颜神庙,大殿修得真够奇了,琉璃瓦、盘龙柱,整个大殿一根梁也没有。不过更奇的是,还是殿前的那眼泉子,泉子说不出有多么清亮,多么样的甘甜了。长年不断地流成了一条河,当地人叫它孝妇河。都说先有孝妇河,后有颜神庙,这中间自然是有讲说的啦。
博山还流传着一句话:
" 寅时娶进颜家女,卯时死了郭家郎。 "正是这个典故又引出了家乡的又一特色孝妇河。
孝妇河:古称袁水、陇水。孝妇河干流源起博山区神头大洪泉、灵泉、雪浪泉,上有岳阳、白杨二支流。岳阳河发源于博山区岳庄东大崖顶西麓,至神头长14.8公里。白杨河源起博山区禹王山北麓,至神头汇合岳阳河为孝妇河干流,长14.5公里。孝妇河北流穿博山、淄川、张店区,在周村区袁庄西入邹平县境,在吕庄闸分两股。一股是1951年开挖的胜利河,北入小清河,另一股为老河道,流向东北,在邹平县绳村东入桓台县,穿麻大湖在博兴县付家桥东过义和闸入小清河。自岳阳河源至入小清河口长135.9公里,流域面积1733平方公里。河宽博山段20-30米,淄川、周村段100米左右,桓台段约50米。行洪能力上游211立方米每秒,中游500-700立方米每秒,桓台段仅为60立方米每秒。目前水源主要来自上游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和部分矿坑水。是博山最有名的河。
建国后,筑堤防两段共长78公里:一段自张店区马尚铁路桥至周村区袁家村西,左右岸堤防长30公里;另一段是邹平县绳村至麻大湖段,长48公里。共修建护岸工程14段,计长34公里。其中主要有博山城区八陡镇至掩地村,长14公里,两岸均为浆砌石挡土墙式岸墙,高3米左右。1958-1972年,在孝妇干流先后建拦河闸坝8座,蓄水发展灌溉。为加大孝妇河行洪能力和解决上、中游大,下游小的矛盾,开辟了胜利河、桓台县孝妇河一支流、三支流及人字河等分洪工程。在孝妇河流域上游先后兴建萌山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26座,总控制流域面积473平方公里,总库容9709万立方米。其中一级支流范阳河上的萌山水库总库容8201万立方米。
孝妇河两岸算得上是一个文化丰满的地方,于文学而言更是如此。名士应该是知名人士吧。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有3个:蒲松龄、王渔洋、赵执信。同为文学大家,3人一生遭际却各不相同,戏剧人生,留在孝水河畔士子身上的注脚深值玩味。
此外,孝妇河畔还诞生了唐梦赉、孙廷铨、蒋洗凡等一大批名人志士,就连宋朝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也跟孝妇河有一段不解之缘。这只是一些特色还有更多的特色让我无法一一将其列出等待着大家的一一发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