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之乡——梅州在全国足球界是首屈一指的,世界闻名球王李惠堂就来自梅州,足球之乡的美誉是来自于1956年,当年,国家体委根据梅县足球运动的悠久历史和发展现状,授予梅县“足球之乡”称号。上世纪50年代末,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对外工作会议上说:“梅县是‘足球之乡’,请外国友人去那里参观。”1964年,国家体委确定梅县为全国开展足球运动的10个重点市县之一。1979年,国务院批准在全国设立16个足球重点地区,梅县地区榜上有名。
开始是指梅县,后来有了“梅县地区”,就泛指“梅县地区”,因为此时梅县的带动下,梅县地区各县足球运动都蓬勃发展,然后改为梅州市,就指“梅州”了。足球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为各级高水平运动队输送了很多运动员,培养出了很多知名足球教练员,为中国足球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最让人感动的是,众所周知目前中国足球正处于低谷,但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梅州历届党委、政府对足球事业尤其是青少年足球事业都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最近启动的振兴‘足球之乡’十年规划更是走在全国前列,充分体现了梅州市委、市政府对足球事业的支持和谋划体育事业发展的高瞻远瞩,尽力帮助梅州发展足球事业。”这是日前率队前来梅州调研的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足协副主席薛立在实地了解广东省梅州市大力发展青少年足球事业取得的成效后给予的高度评价。 梅州市是我国知名的“足球之乡”,除了诞生“世界球王”李惠堂,梅州先后为国家输送优秀足球人才300多人,其中包括曾雪麟、杨菲荪、王惠良、谢育新等著名运动员。但是梅州足球也曾经历了一段低谷。不过在最近两年,随着《振兴足球之乡十年规划》开始实施,校园足球的开展,山区教练员有机会走出去或者通过请进来与知名教练交流,社会各界踊跃参与举办各种足球赛事……梅州力求重振“足球之乡”雄风、擦亮“足球之乡”品牌,昔日的“足球之乡”正重新焕发活力,足球氛围空前浓厚。
代表人物:
李惠堂 李惠堂,梅州五华人,中国第一代球王,“看戏要看梅兰芳,踢球要看李惠堂”是上世纪30年代在上海流传的一句话。1926年在上海举办的万国足球锦标赛上,以李惠堂任队长的中华足球队战胜了葡萄牙、苏格兰两支强队,创造了华人足球队连续击败外国足球队的纪录。
堂在其职业生涯中共打进2000多个进球,并4次代表国家队参加远东运动会获足球冠军。在1976年联邦德国一家权威性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李惠堂同贝利(巴西)、马修斯(英格兰)、斯蒂法诺(西班牙)、普斯卡什(匈牙利)一起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
曾雪麟 曾雪麟,梅县人,在60年代开始教练生涯。曾率领天津足球队获得过全国足球甲级联赛冠军、足协杯赛冠军、全运会足球比赛冠军。1983年,54岁的曾雪麟担任中国足球队主教练,并在随后的一年中获得了亚洲杯亚军,1990年退休后,曾任中国足球协会副主席。
从1951年至2003年53年间,梅县足球队(包括女子足球队)参加国内各种比赛239次,其中获得冠军123次、亚军62次、季军32次。目前梅州市和梅县各有一支具有相当实力的专业青年足球队和女子足球队。全市有足球传统项目学校11家,大小足球场170多个,全市先后输送到省级以上的运动员200多名,其中国家队30多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