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滨江路将拓宽至21米 保留坝坝茶

家乡区县: 四川省犍为县

  “滨江路马上要拓宽了,以后不管是开车还是步行,都会更方便。”
“旅游城市就是要大气,拓宽滨江路是大势所趋。”
“等滨江路改造完成后,我们喝茶的环境会更好哦,滨江路也会越来越热闹。”
日前,滨江路改造方案(又称北门堤防综合治理工程)与市民“见面”了,迅速引起市民的关注和讨论。笔者从相关部门获取了工程效果图,以飨读者。同时一起去探寻滨江路为什么要改造,改造工程有多大,改造后会有怎样的美好前景。

  ●为什么要改造滨江路?
滨江路河堤建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于堤身结构为浆砌条石,砌体老化,加之堤脚淘刷严重,一旦溃坝,将直接影响到城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鉴于此,我县委托四川大学高速水流国家重点试验室对城区河段进行洪论证,在确保行洪安全的前提下,由乐山市水利电力设计研究院对北门河堤综合治理工程进行方案设计,并获得省水利厅批准,同意实施该工程。同时,委托中国航天规划设计院对堤防加固和市政景观进行综合设计,本着“依法、安全、经济、适用”的原则,结合我县人文历史、自然资源等要素,完成滨江堤防综合治理工程技施设计。

  ●工程建设内容有哪些?
该工程上起滨江外滩,下至分洪濠入口,全长2.48公里,建筑面积375亩,均高约12米。工程布置为一岸三台,三区五点,设置了9处休闲文化广场、3处城门楼、6处四星级公厕(150平米)、3处公交车站、3处停车场、一条抢险应急通道。将原10米宽道路扩宽至21米(双向6车道)的沥混路,道路高程为原有高程329米与横向街道水平相连接。

  道路临街面更新为茉莉花路灯,临江面设置4米宽人行道,人行道上布置行道树和路灯,人行道下埋设各类管网。人行道至326米高程采用斜坡绿化或梯步连接,326米平台均宽30米,多采用压印混凝土或花岗石及青石板铺装。主体景观布置在326米平台。326米平台至324米平台多以梯步缓和连接,324米平台至321米平台以直墙或梯步连接。321米平台布置为坝坝茶园,均宽20米,平台采用C20混凝土现浇,平台至基础均高6米,采用大踏步的混凝土亲水梯步。

  ●工程建成后效益如何?
保障防洪安全。该工程在现有堤防外,设置了3道5米高的衡重式混凝土挡墙护堤,平台混凝土厚达20厘米,全部采用混凝土现浇,通过硬化防冲,保障北门堤防工程安全,确保老城区市民生命财产安全。改善交通状况。滨江路是新老城区交通的纽带,由于车流量不断增加,在节假日或车流高峰期,滨江路堵车现象严重。改造后,将原滨江路扩宽至21米,调整为双向六车道,设置三个停车场,将有效的改善县城拥堵的交通状况。提供休闲场所。目前,我县老城区面积为5平方公里,人口9万,密度大,公共设施配套严重不足,导致新城区体育馆常常人山人海。工程建成后,可提供14万平方米的休闲健身空间(相当于6个文体中心大小)。

  传承茶文化。犍为有久远的茉莉花茶生产历史,茶文化底蕴深厚,滨江路的坝坝茶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该工程以保留并提升坝坝茶档次为出发点,在原321平台2公里范围内,均衡布置了30家茶园,每户茶园约700平方米,以体现喝茶亲水赏景;鉴于原平台混凝土单薄,现采用厚20厘米的C20混凝土现浇;鉴于临江面护坡不牢年年受冲的情况,方案将基础深入河滩3至4米,并采用梯步式斜坡混凝土护坡,亲水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得到优化。

美化城区环境。目前滨江路绿化带窄、面积小,与城区面积不匹配,2.48公里的河滩外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影响城区环境。该工程充分考虑景观、绿化、亮化工程,并恢复九门十三柱部分古迹。同时,将规范河道,维护生态平衡,旧城换新貌,与方舟新城两相辉映,提升城市档次。

                                                                                                     犍为新闻网

罗芮彬(2014-11-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