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亭公园

家乡区县: 北京丰台区

陶然亭是清代名亭,现为中国的四大历史名亭之一。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
藻奉命监理黑窑厂,他在慈悲庵西部构筑了一座小亭,并取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为亭命名。陶然亭公园以及陶然亭地区名称就是以此得名的。这座小亭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被誉为“周侯藉卉之所,右军修禊之地”,更被全国各地来京的文人视为必游之地。清代200余年间,此亭享誉经久,长盛不衰,成为都中一胜。陶然亭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半,面积90平方米。亭上有苏式彩绘,屋内梁栋饰有山水花鸟彩画。两根大梁上绘《彩菊》、《八仙过海》、《太白醉酒》、《刘海戏金蟾》,亭上有三大匾,一是建亭人江藻亲笔提写,一是取齐白石《西江月·重上陶然亭望西山》词,还有一块是郭沫若题“陶然亭公园”门额中字,东向门柱上悬“似闻陶令开三径,来与弥陀共一龛”。此联是林则徐书写。

慈悲庵是创建于元代的古刹,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它山门向东,整个建筑布局严谨,瑰
丽庄重。庙内西侧的三间敞轩就是人们常说的陶然亭。这座建筑最初是清康熙34年(公元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修建的,庙的总面积为27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800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观音殿、准提殿、文昌阁、陶然亭等。自清代以来,由于这一带富有自然风光,多年来一直成为封建士大夫、文人墨客聚会游览的地方,至今留下很多诗文作品。在近代,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先后在此进行革命活动,而成为北京的一处具有纪念意义的革命遗址。陶然亭、慈悲庵不仅是一个幽雅的游览胜地、革命纪念地,也是一处珍贵的文物博物馆,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解放前,陶然亭、慈悲庵已破旧不堪,1952年全面整理辟为公园,1978年重修慈悲庵,庵内有李大钊、周恩来等进行革命活动的陈列室、公园园史陈列室、碑刻陈列室等,并保存有金代和辽代的石经幢,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它是考证北京历史的珍贵文物。

云绘楼是一座皇家园林建筑,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原在中南海内东岸,双层楼廊,画檐雕梁,玲珑秀丽,是当时皇帝登楼观赏太液清池,写字、绘画、吟诗作曲之处。1954年因施工需要拆除,建筑学家梁思成考虑这组建筑结构和风格独具特色,建议保留,周总理表示赞同,并与梁思成一起到陶然亭亲自选址,把这组建筑完整地迁建到本园的西湖南岸。1984年,云绘楼·清音阁被列位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公园再次油饰修缮,并配以汉白玉栏杆,使它更加巍峨壮观。

陶然亭公园于3月30日——5月3日举办以“沐浴陶然春风,放飞美好希望”为主题的风筝春花文化节。此次文化节由北京市陶然亭公园管理处主办,山东省潍坊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和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南区分公司协办。共展出风筝2000余只。

本次风筝春花文化节突出三大亮点、十大景区、五大活动。

亮点一:今年恰逢龙年,龙又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中华民族已腾飞于世界民族之林,公园在东门主干道上空悬挂3条200米长的巨龙,气势磅礴。

亮点二:将展出曾获吉尼斯纪录的6米鲤鱼跳龙门风筝。

亮点三:公园的亭文化与风筝文化巧妙结合,将公园“亭”形状风筝悬挂在风筝墙上

candyrain(2014-11-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